猪细小病毒病可以导致妊娠母猪繁殖异常或者失去繁殖能力。患病母猪常发生不孕、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或者弱胎。部分妊娠母猪在染病初期会有体温升高,也有可能造成屡配不孕、发情异常等。未妊娠母猪和公猪感染此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公猪的精液带毒,不影响受精率。
母猪繁殖障碍,表现为产仔数减少,根据在怀孕的不同时期的感染,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初期感染母猪不分娩而发情,30~50天感染流产主要产出木乃伊胎,50~60天感染主要产死胎,70天以后感染,大多数能正常生产,但仔猪中生带毒。怀孕期延长。母猪本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围减小,有的出现体温升高,后期运动不灵活、瘫痪,关节肿胀。
本病具有很高的感染性,易感的健康猪群—旦病毒传入,3个月内几乎可导致猪群100%感染;感染群的猪只,较长时间保持血清学反应阳性。本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节或母猪产仔和交配季节。母猪怀孕早期感染时,胚胎、胎猪死亡率可高达80%~100%。母猪在怀孕期的前30~40天最易感染,孕期不同时间感染分别会造成死胎、流产。
原则上实行自繁自养,防止将病毒猪引入无本病的猪场,从场外引进猪只时,须选自非疫区的健康猪群,进行猪细小病毒病的血凝抑制试验;进场后进行定期隔离检疫,确证健康时方能混群饲养或配种。猪群暴发此病时常与木乃伊、窝仔数减少、母猪难产和重复配种等临床表现有关。在怀孕早期30-50天感染,胚胎死亡或被吸收,使母猪不孕和不规则地反复发情。怀孕中期50-60天感染,胎儿死亡之后,形成木乃伊,怀孕后期60-70天以上的胎儿有自免疫能力,能够抵抗病毒感染,则大多数胎儿能存活下来,但可长期带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