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多种动物均有易感性,C群链球菌为猪链球菌病主要致病因,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病,但败血症或脑膜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性关节炎和淋巴结炎多见于中猪。病猪、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可通过口、鼻、皮肤和伤口感染。
猪、野猪、马属动物、牛、羊、狗、猫、鸟类、兔、水貂和鱼等对猪链球菌均有易感性。猪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均易感,但大多数在3周龄至12周龄的仔猪暴发流行,尤其在断奶及混群时易出现发病高峰。传播方式主要涉入口或呼吸道传播,亦可垂直传播(如分娩时新生仔猪感染)。猪链球菌定植在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鼻腔和扁桃体)、生殖道和消化道内,4周龄至6月龄的猪扁桃体带菌率为32%至50%。病猪和病死猪是主要传染源,亚临床健康的带菌猪可排放病菌成为传染源,对青年猪的感染有重要影响。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是由猪感染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类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可通过多种渠道感染易感动物,并可感染人类。疫苗可用于预防,通常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病死率较高。
自然条件下,猪易感,不分品种、性别、年龄均有易感性,其中以架子猪、仔猪和怀孕母猪的发病率较高。病猪和病愈后带菌猪为自然流行中的主要传染源,病猪的鼻液、唾液、尿、血液、脓肿的脓汁等,以及未经严格处理的尸体、内脏、肉类及废弃物,是传播该病的主要原因。本病通过呼吸道、伤口及口服咽喉等途径感染发病,表现形式为散发性或地方性性流行。在新病区,多呈急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季节性不明显,以夏秋季节多见,甚至延续至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