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和治疗山羊发生链球菌病

2023-03-28 17:14

羊链球菌病俗称嗓喉病,是由C群兽疫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传染病,常见在杂交波尔山羊、黄羊、麻羊、黑山羊中易发。其特征是颌下淋巴结和咽喉肿胀,各脏器出血,大叶性肺炎,胆囊肿大,血便,跛行。本病以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冬春季节,气候寒冷,长途运输,草质不良时多发,早晨放牧时症状明显。潜伏期3天~10天,病程2天~4天。急性型:病羊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呈稽留热,精神沉郁,呼吸困难,食欲低下,反刍减弱或停止;口流带泡沫涎液;鼻流浆液性、脓性分泌物;眼结膜充血,偶见眼睑、嘴唇、面颊及乳房部位肿胀;咽喉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粪便松软有黏液或血液,死前常有磨牙、呻吟及抽搐现象,尤以羔羊多见。慢性型:轻微发热,病羊食欲不振,消瘦,步态不稳,四肢僵硬,咳嗽,有的关节肿胀、跛行或卧地不起,很快消瘦。部分怀孕母羊流产。预防:1.预防羊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预防山羊链球菌病。每年的3月、9月各接种一次,免疫期半年。6月龄以下的羊接种量为每只3毫升,6月龄以上的每只5毫升。3月龄内羔羊首免后第14天~21天再免疫1次。2.保健在引种、季节交替、天气变化等外界应激条件大时,可在饮水或精料中添加电解多维+阿莫西林或强力霉素等抗生素。3.治疗发现病羊及时进行隔离治疗。被污染的场所及用具等均用10%的石灰乳或3%的来苏儿严格消毒,病死的山羊进行无害化处理。治疗:方案1:对发病早期的山羊,可选用头孢噻呋钠或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钠或双氢链霉素配合穿心莲一侧肌注,另一侧用10%磺胺嘧啶钠或磺胺间甲氧嘧啶(首次量加倍)肌注,每天1次,连用3天。如有混合感染胸膜肺炎的,加20%氟苯尼考或强力霉素或30%替米考星肌注。方案2:对重病羊,采用静脉注射10%葡萄糖500毫升+VC10毫升+头孢噻呋钠1克+地塞米松2毫升+肌苷10毫升,同时肌肉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0.1克/公斤,安钠咖10毫升。灌服健胃散50克/次+小苏打50克/次+葡萄糖粉100克/次。以上每天1次,连用5天。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