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钱癣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治疗?

2023-03-29 06:05

牛钱癣病是由毛癣菌属或小孢子菌属的真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真菌感染传染病,又称脱毛癣、秃毛、匍行疹和皮肤霉菌病。病变常见于牛的头部、颈部、腹部、尾部等部位。病初为覆有鳞屑的结节,逐渐扩大呈隆起的圆斑,形成灰白色石棉状的痂块,痂上残留无光泽的断毛,上面覆有白色皮屑。严重病变痂块可发生重叠,似面团状。在病早期和晚期都剧痒、有触痛感。患畜常表现不安,在围栏上摩擦,常引起皮下出血、食欲减退,逐渐消瘦、贫血以致死亡。

治疗前应先刮或刷去患病部位的痂皮,局部治疗时先剪去病变部位被毛,用温水浸软痂皮,再用肥皂水洗净痂皮。治疗方法包括:用温肥皂水或3%来苏儿溶液清洗患部,除去患部痂皮,再用10%碘酊涂擦患部直至痊愈。严重者用硫磺软膏或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霉唑软膏涂擦患处,每天1次;或使用特比奈酚局部外用1%霜剂,每日4次,至痊愈为止。此外,还可用敌百虫粉和植物油混合均匀后,涂抹在患处;或1斤菜籽油加1~2两硫磺,混合均匀,涂抹在患处;或1斤烟叶加1斤鲜桃叶,煮水后擦洗患处。

发现本病后,应全群检查,隔离病牛,及时治疗。被病牛污染的畜舍、用具可用5%克疗林或3%福尔马林或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饲养及管理人员应加强防护,以免传染本病。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