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是引起猪地方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全球普遍存在,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支原体也是猪呼吸道综合症的主要病原之一,感染后通过破坏呼吸道纤毛引发肺炎,导致其他细菌和病毒的易感,如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细菌,以及猪蓝耳病毒、圆环病毒2型、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等病毒。支原体具有组织嗜性,能在猪肺中长期滞留,净化困难。本病通过咳嗽和打喷嚏的气体飞沫传播,具有高感染率和发病率。未感染其他病原时表现为慢性干咳,继发疾病后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在寒冷、多雨、潮湿或气候骤变时流行。感染初期、中期的病猪药物治疗后症状暂时好转,停药后复发,后期难以治愈。
单纯支原体肺炎剖检可见肺部不同程度水肿和气肿,病变主要分布在肺、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两肺心叶、尖叶、中间叶腹面和膈叶前缘病变界限明显,呈实变外观,俗称“肉变”。病程延长或病情加重时,病变部颜色变深,呈紫红或灰白带泡沫的浆性或粘性液体,俗称“虾肉样变”。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质硬,呈灰白色。无继发感染时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
继发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时,肺膈叶充血水肿,表面有坏死块,切面易碎似肝,间质充满血色胶样液体,双侧上有纤维素样黏着,严重时胸壁与肺的心叶、尖叶粘连。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时,肺淤血、间质增宽,呈暗红色大理石样外观,气肿、水肿,呈肝变、坏死,病变中常有坏死灶,严重时肺与胸膜粘连。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后,肺坏死,有较严重的纤维素性胸膜炎,大部分患猪肺表面及胸膜表面覆有纤维素样渗出物。与蓝耳病毒混合感染后,肺颜色不一致,弥漫性间质性肺炎,间质增生,肺泡缩小,无胸膜炎,部分患猪心叶和尖叶变长。与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后,肺坚硬呈深紫红色,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气肿及出血,切面如鲜牛肉状,流出大量泡沫样液体。与伪狂犬病毒混合感染后,肺部有片状或点状出血。与这些细菌或病毒混合感染严重后,病猪肺的心叶、尖叶或中间叶的腹面均有肉变或虾肉样实变。
由于支原体的广泛流行,需通过改善饲养环境、免疫接种和抗生素预防等多种方法结合控制。认真落实消毒措施,合理通风;免疫接种虽不能防止支原体在猪体内定植,但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定期用敏感抗生素净化猪体内病原,选用妙立素定期预防;初生仔猪三针保健同时用妙立素喷鼻,可有效预防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