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潜伏期4~19天,特征性临床表现就是猪只突然死亡。主要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四种。最急性型: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即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可高达42℃,食欲不振,身体虚弱,躺下并且蜷缩;颈部、耳、四肢、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发绀,可视黏膜潮红,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呕吐,便秘或腹泻,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尾巴附近黏附带血粪便或泥土;呼吸困难,病程延长则出现神经症状;母猪流产、死产或产弱仔;病死率高达90%-100%,病程6-15天。亚急性型:症状与急性相同,但病情较轻,病死率30%-70%;体温波动无规律,一般高于40.5℃;呼吸窘迫,湿咳;关节疼痛、肿胀;病程7-20天。慢性型:多见于该病长期流行的地区,病死率小于30%;波状热,呼吸困难,湿咳;消瘦或发育迟缓,体弱,毛色暗淡;病程2-15个月。
非洲猪瘟病猪主要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不易识别,通常有以下几种或全部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呕吐、腹泻或便秘,有的便血,虚弱、难以站立,体表不同部位(尤其是耳、鼻、腹部、臀部)皮肤呈红色、紫色或蓝色,有的咳嗽、呼吸困难,母猪流产、产死胎或弱胎。依临床症状程度不同,可分为超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主要症状为猪只出现高热,突然发生死亡或步态僵直;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口腔或鼻腔出现血液泡沫;腹泻或便秘,粪便带血;耳、腹部或后肢出现斑点状或片状瘀血或出血;妊娠母猪在孕期各阶段发生流产等。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2℃,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发绀。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呕吐,便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或腹泻,粪便带血。步态僵直,呼吸困难,病程延长则出现神经症状。妊娠母猪在妊娠的任何阶段均可出现流产。亚急性型:症状较轻,病死率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体温波动无规律,常大于40.5℃。呼吸窘迫,湿咳。关节疼痛、肿胀。病程持续数周至数月,有的病例康复或转为慢性病例。慢性型:呼吸困难,消瘦或发育迟缓,体弱。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溃疡、坏死。通常可存活数月,但很难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