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应激是指处于高温环境中的动物机体对热环境做出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猪的最适生活环境温度为:初生仔猪27℃-29℃;断奶仔猪21℃-24℃;生长肥猪15℃-25℃;哺乳母猪16℃-18℃。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时,猪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当温度超过最适范围,猪的产热大于散热,需要通过呼吸蒸发、辐射散热或减少采食来调节体温,这时就会出现热应激。
热应激会造成以下后果:一是高温导致采食量下降。由于内分泌紊乱,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代谢调节激素分泌异常,使机体对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降低,营养吸收减少,抗病力下降。
二是呼吸加快导致呼吸型碱中毒。过度的呼吸会带出体内水分和二氧化碳,改变血液生化指标,破坏酸碱平衡,降低免疫球蛋白浓度和淋巴细胞数量,减弱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热应激不仅会引发附红体病高发,还可能并发高热症,严重影响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夏季高温来临前,必须加强养殖环境管控,提前预防热应激,增强生猪免疫力,有效防控高热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