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奶肉禽蛋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重庆畜牧业的比重显著提升。近年来奶牛专业户和奶牛存栏量增长明显。但受养殖户文化水平限制,在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方面存在误区,直接影响养殖效益。
1、轻视奶牛育种工作
部分农户为快速致富而养牛,养殖水平落后。多数使用廉价冻精,这些冻精多来自遗传性能差、受胎率低的公牛,导致后代改良效果不佳。且对后代奶牛不加筛选,见母就留,直接影响奶牛品质。
2、忽视资料记录
很少有养殖户重视记录工作,仅凭记忆管理。准确记录发情、配种、饲喂量等信息,可为科学管理和育种改良提供可靠依据。
3、"重治轻防"的错误观念
一些奶农认为奶牛抗病力强,不重视消毒和环境卫生。忽视预防导致发病率高,特别是产科病、代谢病、瘤胃疾病等完全可通过加强管理来预防。如产后营养不足会延迟子宫恢复,影响受胎率。
4、干草饲喂不足或质量差
部分农户长期只用青草,甚至只喂精料。粗饲料缺乏导致瘤胃酸性环境,降低乳脂率,引发瘤胃酸中毒、皱胃移位等疾病。建议每天喂3-5kg优质干草,并添加碳酸氢钠调节酸碱平衡。
5、精料配比不合理
自配料营养不均衡,钙磷比例失调,微量元素缺乏。少数农户违规添加激素或抗生素,虽短期提高产量,却影响牛奶质量和奶牛健康。应选用正规厂家饲料或科学自配。
6、缺乏运动和光照
长期拴养限制活动,阻碍新陈代谢,导致难产、胎衣不下等问题。每天应保证至少2小时运动,促进食欲和免疫力。
7、忽视清洁和防暑
不刷拭牛体影响卫生,蹭墙可能造成伤害。重庆高温潮湿天气容易引发中暑,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8、消毒驱虫工作不到位
牛场卫生差,粪尿堆积引发腐蹄病;蚊虫干扰反刍;共用挤奶工具传播乳腺炎。应定期消毒、驱虫,改善环境卫生。
养殖户必须转变观念,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坚持科学防疫,才能真正提升养殖效益,产出安全优质的原料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