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场的前期准备
1.圈舍准备:羊舍要建在地势高燥、通风排水良好的地方,高出地面20厘米,按每只羊1至2平方米设计,并围有每只羊3至4平方米的运动场。舍内和运动场均安装饲槽,可做成水泥或木板材质,便于饮水和移动。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好产房和兽医室的建设。
2.牧草准备:在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中,平原地区每0.0667公顷饲养1只成年羊,土山地区每0.2公顷,石山地区0.334至0.667公顷。通过改良草地、种植优质牧草等,可提高载畜量。在舍饲为主的地区,要提前储备玉米、青干草、花生蔓、地瓜蔓、玉米秸等饲料,有条件可选择青贮。
3.饮水准备:选择羊舍地点时需确保水源充足且清洁。地下水或自来水均可,水质卫生是关键因素之一。
4.人员准备:需配备懂饲养管理和兽医技术的人员。饲养员要经过培训或具备一定实践经验,避免在不熟悉技术的情况下匆忙启动。
二、办场季节的选择
建场应避开冬季和多雨季节。引种以春秋季为宜,可避开夏季高温潮湿和冬季寒冷。其中,秋季最佳,天气适宜且草料储备充足。
三、羊群数量的选择
羊群数量需根据圈舍、草料、人员等条件决定。条件完善的情况下,可起步200至500只;普通农户建议以30至50只为宜。
四、及时免疫和驱虫
引种后应在场外隔离观察1个月。待羊群稳定后,进场前进行免疫接种并全面驱虫,增强抵御疫病的能力。
五、及时观察和处理
新引进的羊只可能出现感冒、肺炎、口疮、腹泻、流产等应激反应。饲养员需密切观察采食、运动、排泄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和圈舍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