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具有发病急和高度接触传染的特性,主要感染偶蹄动物和人。口蹄疫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很强,在低温下可几个月不死,且近年有耐高温趋势,但对酸碱十分敏感。
一、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潜伏期1~2天,病猪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不振;蹄冠、蹄踵、趾间发红、敏感,踱行,不久形成黄豆大、蚕豆大水疱,部分猪可在口腔黏膜、鼻端、乳头等处出现水疱和烂斑;水疱破溃形成出血溃疡,有的蹄壳脱落。乳猪可呈急性胃肠炎或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2.剖检变化:幼猪有时可见虎斑心病变。
3.实验室诊断:采用乳鼠接种法或间接血凝法,市、县两级兽医站均可确诊。
二、防治方法
实行自繁自养,疫点疫区彻底消毒。严禁从疫区购买猪及其肉制品,不用未经煮沸的洗肉水、泔水喂猪。定期免疫接种,种公、母猪每年两期免疫。根据法规规定,病猪及同群猪一律扑杀、销毁,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