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产后易发生子宫内膜炎

2023-04-18 23:04

母羊产后子宫内膜炎是分娩后发生的子宫内膜急性炎症,常因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子宫复旧不全、流产、死胎滞留等因素引发。患过布氏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等生殖道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母羊,在分娩后抵抗力下降时,也可能由慢性炎症转变为急性炎症。

病羊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弱或停止,轻度臌气、拱背、努责,阴门排出粘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分泌物呈污红色或棕色且有臭味。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转为慢性,继发子宫积脓、积液、子宫粘连等,导致发情期紊乱和屡配不孕。

预防重点是分娩时严格消毒和及时治疗原发病。治疗原则是抗菌消炎、防止感染扩散和促进子宫收缩。可选用氨苄青霉素钠(每千克体重2-7毫克)肌肉或静脉注射;磺胺甲基异恶唑内服(首次量每千克体重0.1克,维持量0.05克);缩宫素(10-50单位)或马来酸麦角新碱(0.5-1毫克)注射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静脉注射10%葡萄酸钙(50-150毫升)或5%氯化钙(20-100毫升)改善全身状况。一般不建议子宫冲洗,尤其对全身症状严重者。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