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药浴在羊饲养管理中的重要性及方法
定期药浴是羊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用于预防和治疗体外寄生虫病。药浴方式包括池浴、淋浴、盆浴等,建议第一次药浴后8~10天再进行一次巩固效果。
一、药浴药物选择
可选用以下药物之一:
0.05%蝇毒磷乳剂水溶液
0.05%双甲脒溶液
0.05%辛硫磷乳油水溶液
1:1000倍速灭杀丁水溶液
石硫合剂
药浴温度控制在20~30℃,每只羊所需药液量不低于2.5升。
二、药浴方法
1.池浴
羊缓慢通过药浴池,头部保持抬起不浸入药液。
接近出口时将羊头压入药液1~2次,以防治头部寄生虫。
浸泡时间2~3分钟,滴流台停留5分钟后放出。
2.淋浴
羊群赶入淋浴场,启动水泵喷淋2~3分钟/只,用药液2.4公斤。
淋透后关闭水泵,羊只进入滤液栏停留8~10分钟。
3.盆浴
两人配合,抓住羊四肢使其腹部向上浸泡2~3分钟。
头部快速浸入药液2~3次,每次1~2秒。
三、注意事项
1.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进行药浴。
2.病羊、体表受伤及妊娠2个月以上羊禁浴。
3.药浴前8小时停止放牧饲喂,前2~3小时饮足水以防误饮药液。
4.首次药浴先用2~3只体质较差的羊试浴,确认安全后再大群操作。
5.公母羊和大羔羊分浴,药浴池及时清理污物保持药液清洁。
6.药浴后羊只在滴流台停留10~15分钟,引流多余药液后赶至阴凉处休息。
7.羔羊毛丛中易滞留药液,药浴后2~3天仍需观察是否中毒。
8.哺乳母羊药浴后2小时内禁止哺乳。
9.工作人员需佩戴口罩和乳胶手套做好防护。
10. 剩余药液应深埋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11. 药浴当晚安排专人值守,发现中毒症状立即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