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鸡舍环境控制的设施要求

2023-04-22 17:42

建设环境安全型鸡场应从鸡舍空气、饲料、饮水、粪便四个方面控制病原微生物总量。一、空气质量控制1.进入鸡舍的气体质量控制。当前多数传染性疾病由空气传播,因此对于进入鸡舍的空气一定要做好净化与灭菌消毒处理。可采用净化灭菌设备来净化空气。2.鸡舍内气体质量控制。鸡舍内粉尘多来自鸡的皮肤、羽毛或咳嗽、鸣叫时产生。平养鸡舍的垫草也能产生粉尘,这些粉尘将病原微生物载入感染区域,导致免疫及用药无法起效。可在舍内安装畜禽舍空气电净化防疫系统,建立空间电场控制网络,至少清除鸡舍内80%的粉尘,降低空气湿度3%-12%,清除有害气体效率在40%-60%,清除二氧化碳效率在30%-40%。平养鸡舍可清除微生物菌落效率在82%-99%。环境安全型笼养鸡舍需在鸡舍上方设置空间电场控制网络和在粪道内设置空间电场控制电极,清除微生物菌落效率在90%-99%。3.进气口气体质量控制。多数带病菌及粉尘的气体由排气口进入鸡舍,应在排气口加装气体净化设备。每100平方米鸡舍至少需1个气体净化设备。为提高进入鸡舍空气流量,可在气体净化设备上加装排气筒,长度应在6-12米,能降低鸡舍温度2-3℃。二、舍内通风设计在设计环节考虑通风设计,预留电源、设备安装位。我国通风设备普遍采用风扇送风与抽风两种方式,应安装在使鸡舍内空气纵向流动的位置。风扇安放数量按风扇功率、鸡舍面积、鸡群数量与实际气温综合考虑。三、温度控制随鸡龄增加,鸡舍温度应相应改变。0-6周龄雏鸡温度控制在18-25℃,育雏第一天33-35℃,之后每周下降2-3℃至18-25℃。开产鸡温度控制在13-23℃,最低不低于5℃,最高不超过30℃。为达到理想产蛋效果与饲料效能,温度应控制在13-27℃。温度控制不当易造成应激现象,导致免疫或用药失败。可采用生态法或湿帘、机械通风调温。1.生态法调温利用日光温室及植物群落蒸发降温隔热调温。白天温室热气经进气口净化设备进入鸡舍,混合换热后经排气筒排出。夜间利用温室墙体与土壤贮热作用,防止温度迅速降低出现冷热应激。2.湿帘或机械通风调温较传统,选用加温设备调节温度。需在设备进出气口设置净化设备,保证鸡舍环境安全。四、有害气体清除法1.地面吸臭法在地面撒过磷酸钙,控制粪便中氨气散发。每50只家禽活动地面均匀撒350克过磷酸钙。2.垫料除臭法在垫料中混入硫黄,使pH值维持在7.0以下,减少粪便中氨气形成与散发,控制鸡舍内氨气含量。每平方米地面加入0.5公斤硫黄拌入垫料。3.空气吸臭法利用活性炭、木炭、生石灰等吸附物质吸附空气中的臭气。将材料装入网袋悬挂在鸡舍内或放置地面。4.中草药除臭法有除臭作用的中草药如艾叶、苍术等。将等份适量放置禽舍内点火,可抑制细菌与除臭,最好在空舍时使用。5.化学除臭法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硫酸铜等化学物质可降低禽舍内空气臭味。将4%硫酸铜及适量熟石灰混入垫料中,可有效除臭。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