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以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其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多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病毒可通过带毒母猪的乳汁传播给哺乳仔猪,也可通过仔猪间的直接接触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通常情况下常与大肠埃希菌、轮状病毒等造成混合感染,从而导致仔猪死亡率增多。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常见性、多发性传染病,尤其是仔猪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甚至造成整窝仔猪发病死亡,育肥猪病愈后容易形成僵猪,对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对于该病除采用疫苗预防之外,进行临床上的药物防控也不容忽视,因为目前疫苗预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临床上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有较多的报道,有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方面的尝试,也有根据临床腹泻症状进行西药治疗,还有中西药相结合进行治疗。这对于临床防控猪传染性胃肠炎不仅提出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方法,也为临床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提供了保障。
中西药结合治疗在临床上可作为首选,收敛、止泻、强心,亦可用口服补液盐溶液灌服,还可酌情使用黏膜保护药、吸附药、收敛药以及维生素C、阿托品等进行对症治疗;注射病毒唑、病毒灵等杀灭病毒,注射抗菌药物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喹乙醇等,防止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然后结合中药治疗。处方1(小猪):黄芩9g,乌梅12g,秦皮12g,诃子12g,丁香6g,车前子5g。处方2(中猪):黄连20g,白芍30g,白头翁30g,地榆炭30g,乌梅30g,大黄20g,甘草30g,茯苓30g。上述方剂作成水煎剂服用,治疗效果较好,为养殖户挽回相应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