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种冬放的技术要点
1.整修鱼池
对条件较差的池塘必须先行改造,将小池塘、浅水塘、死水塘改造为适合鱼种越冬生长的大池塘、深水塘和活水塘。即使池塘条件较好,也要进行必要的检修,放干池水,经太阳暴晒或冰冻后清除过多淤泥,保留15~20厘米厚淤泥,并铲除杂草,加高加固池埂。
2.清塘培肥
常用清塘药物包括生石灰和漂白粉,其中生石灰效果最佳,不仅能杀灭病原微生物,还能增加池中钙质。消毒应选择晴天进行,池中保持水深5~10厘米,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生石灰120~150千克,撒布均匀并充分搅动,彻底杀菌消毒。5~7天后待药性挥发,注满池水,每亩施入150~200千克腐熟人畜粪作基肥,培肥水质。
3.选择鱼种
冬放鱼种应选择种龄相近、规格一致,体质健壮、鳞片完整、鳍条无损、背肌较厚、色泽鲜明、游态活泼、体长12厘米以上的鱼种。入池前,用2%~3%食盐水或3%~5%漂白粉液浸洗鱼种15分钟,杀灭体表病原微生物。有条件者可给青鱼、草鱼种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18厘米以上每尾注射0.5毫升,18厘米以下每尾注射0.3毫升,有效控制出血病流行。
4.品种搭配
根据水质、水深和饵料水平合理选择放养品种与数量。草料多的可多养鳊鱼,肥水塘可多养花白鲢,水底饵料多的可多养鲫、鲤鱼。具体搭配比例为:
肥水塘:吃食鱼20%~30%,花白鲢70%~80%
一般水域:吃食鱼25%~45%,花白鲢55%~75%
流水或水源充足塘:吃食鱼60%~80%,花白鲢20%~40%
吃食鱼中层与下层鱼比例为55%~65%比35%~45%。
5.加强管理
冬春气温低,鱼种管理需注重“四防”:
防池水过浅鱼种受冻
防投料过勤污染水质
防结冰缺氧致鱼窒息而亡
防水质过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起泛塘
当水温降至1℃时,鱼类进入麻痹状态;降至零下3℃以下时,草、鲢、鳙鱼易冻死。应加深池水或在池塘上搭塑料棚保温防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