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水温确定投饵量
鱼类属变温动物,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应根据全年水温变化确定日投饵量:
1.早春水温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喂量为存塘吃食鱼类体重的1%~3%,逐渐增加,避免过量引发肠炎。
2.水温15~20℃时,投喂量可增至3%。
3.水温25℃时,日投喂量稳定在4%。
4.水温下降后,相应减少投喂量。
投喂需坚持"四定"原则。
二、测透明度确定施肥量
最适水体透明度为25~30厘米:
1.透明度过低:减少或停止施肥。
2.透明度过高:每5~7天施1次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80公斤或化肥2~4公斤。
注意有机肥与化肥交替施用,有机肥需腐熟,化肥需氮、磷、钾搭配。
三、测pH值调节酸碱度
鱼类适宜生长在中性或微碱性水体中:
1.水深1米时,每亩用生石灰20~25公斤溶解后全塘泼洒,每半月1次。
2.pH值高于8.5不利于生长,高于10或低于4.5会导致鱼类死亡。
四、测溶解氧确定投饵量
溶氧影响鱼类摄食和生长:
1.过饱和氧可能引发气泡病(鱼苗阶段),溶氧过低会导致浮头和泛池。
2.应保证溶氧充足,使鱼类食欲旺盛,而非仅以浮头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