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苗设施
1.幼体培育池:面积1~2亩,水深1.5米左右。池底要求泥沙质、硬底,池壁用水泥预制板浆砌成石壁,四个角衬塑料薄膜做成拦浪墙。
2.进排水系统:沉淀池与幼体培育池面积比1∶1。进水端设进水阀,出水端设喇叭形底孔出水口,用60目筛绢拦好。
3.配置增氧机:小型池塘每亩配1千瓦水车式增氧机。
二、亲蟹准备
1.亲蟹选留:
从海上捕捞的抱卵蟹选择带有发眼前黄色卵的
人工养殖的选留健壮活泼、附肢齐全、性腺发育好、个体重250克以上
雌雄比3∶1
2.亲蟹培育:
选择底质含沙量多的土池
放养密度1~2只/平方米
水深保持80厘米
饵料为鲜活贝类、杂鱼肉、沙蚕等
3.抱卵亲蟹饲养:
采用笼养方式,每笼2~3只
笼底铺放沙子
笼子顶端离水面80厘米左右
三、幼体培育
1.清池消毒:
放幼前1个月用生石灰清塘
放幼前1星期注满水
用50~80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消毒
2.布苗时间和密度:
布苗时间控制在5月中下旬
布苗密度2万~3万只/立方米
3.幼体饵料培育和投喂:
采用"先肥后清"综合投饵方法
I-Ⅲ期蚤状幼体主要以加水为主
Ⅳ期后增加换水次数
4.水质调控:
水体溶氧量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盐度控制:22‰以上(蚤状)、15.6‰(大眼)、10.8‰(幼蟹)
pH值维持在8.2~8.6
氨氮含量控制在0.035毫克/升以下
四、病害防治
1.亲蟹的选择和消毒:
挑选未被真菌感染的亲蟹
用100毫克/升亚甲基蓝或制霉菌素35~70毫克/升消毒
2.保持优良水质:
选择无污染水源
培养单细胞藻类
定期监测水质指标
3.育苗池及用具消毒:
新建育苗池至少浸泡1个月
旧池用25毫克/升高锰酸钾或6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消毒
4.合理培育密度:
小型池塘不超过5万只/立方米
大型池塘5万只/立方米左右
5.饵料管理:
不投腐败变质饵料
以鲜活饵料为主
少量多次投喂
五、大眼幼体后期及稚蟹期管理
1.投饵管理:
增加投饵次数至每2~3小时一次
饵料以冰冻桡足类为主
投饵量为体重的200%~300%
2.防互残措施:
提高饵料投喂量
增加附着物
促进同步发育
3.分池培育:
转换到1~2亩培育池
通常培育至Ⅱ-Ⅲ期稚蟹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