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池清池关
黄鳝喜温、避风、避光、怕惊,故网箱养殖应选择向阳、避风、水源方便、外界干扰少、面积3~5亩、水深1.5m左右、水位相对稳定的池塘。鳝种放养前,池塘需用生石灰100~120kg/亩彻底消毒,以杀灭水体内有害微生物,并改良底质。
2、网箱插放关
网箱面积15~20平方米,网箱用聚乙稀网布制作,长方形六面箱体,箱高1.5m,长、宽视池塘而定。网箱设置在池塘中央,四角用竹子固定,四边用毛竹扎架,毛竹与四角竹子结活络节,做到水涨网箱能升,水降能下。网箱沉水深1.0m左右,网箱上边缘离水面0.5m,以防黄鳝外逃,并做好日常管理的浮标。网箱总面积以不超过池塘面积的50%为宜。在鳝种放养前1周,先将网箱投放入水,让网箱附着一些藻类,以避免鳝体与网片磨擦造成损伤,同时箱体内放养水花生、水葫芦等繁殖较快的水生植物,给鳝苗的放养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水草覆盖面积为80%~95%,如水草生长缓慢,可适当施用肥水宝或尿素等促进生长。肥水宝有利于培养出肥、活、嫩、爽的良好水质,有利于提高鳝苗的成活率及提早开食。
3、鳝苗放养关
目前,黄鳝种苗来自捕捉的野生苗,以笼捕为优,凡电捕、钓捕及肛门淡红色而患有肠炎病的鳝种应剔除。鳝苗体色一般以黄色最好,即背侧呈深黄色并带有黑褐色斑的鳝苗,青色鳝次之,灰色鳝不宜作鳝种。放养时间:上半年在4~7月,温度20~25℃最适宜,6~7月为最佳的放养时期。温度超过30℃放养,影响鳝种成活率。鳝种规格以20~40尾/kg为宜。下半年宜放养当年繁殖的鳝苗,越冬后作为来年的种苗。放养时必须大、小分箱,同一网箱要求大小均匀,每口网箱一次性放养,放养密度1~2kg/平方米。苗种放养前,采用神草丹20mL/立方米水十金维素20g/立方米水浸泡20分钟,进行体表粘液修复及杀菌消毒处理,以提高苗种的体质和抗应激能力,提高苗种入箱后的成活率及提早开食。
4、投饵驯饲关
初放入网箱的鳝种必须驯饲。方法:鳝种放养前3天先不投饵,待黄鳝行动正常后,在晚上开始引食。引食饵料选择黄鳝最喜食的蚯蚓、小杂鱼、河蚌等,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以后每天逐渐提前投饵时间,直到正常摄食。在此阶段,可在饵料中拌服诱食先锋、利胃散、金维素等保健药物,提高鳝苗的整齐度。在鳝鱼形成良好的摄食习性后,即可开始慢慢在鳝饵中加入人工颗粒饲料共同投喂,采取先少后多、逐步适应的方法渐渐增加入工饵料的比例,最后的比例控制在1kg鲜饵配饲料1~2kg,每天投喂2次,以6~7时、17~18时为宜。每天的投喂总量,开始时按鳝体重的2%~3%计算,以后逐步增加到6%。投喂方式以逐渐投喂效果好。市场购得的新鲜小杂鱼及其它鲜饵,在投喂前须洗净,同时每千克鲜饵添加神草丹1mL浸泡消毒半小时,以杀灭外带的病原菌。
5、日常管理关
网箱养殖黄鳝的水体要有一定肥度,透明度要控制在15~20cm,水色过清影响黄鳝生长。为改善水质、提高池塘利用率,箱外应适时套养鲫、鲢、鳙、草鱼,套养鲫鱼同时还可清除黄鳝的敌害。平时要勤观察,定期检查箱底,发现死鳝要及时捞出,一旦出现网箱破裂和黄鳝发病,要立即进行修理和治疗。夏季高温时,鳝鱼摄食旺盛、排泄量大,水质极易腐败,此阶段应以水质调控及防暑降温为主。每天及时消除残饵,必要时清洗网衣,换水时要换底层水,对于一些水质较差、池底老化而又无水可换的地方,要经常使用海中宝强力净化水质。箱内的水草也要经常去除老化部分,促进新草生长,增强水草的净水功能。秋季水温开始慢慢降低,水草开始老化,故应及时捞除老化水草,并留出1/7的水面进行晒水,以改善水质。冬季水温下降,水草老化腐烂,养殖密度增加、水质恶化,导致黄鳝免疫力大幅下降;因此,越冬前在饵料中添加适量的金维素、保肝颗粒、败毒颗粒、补血颗粒等药物来提高鱼体的抗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越冬期间使用强毒净、神草丹、杀毒王等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海中宝净化水质的工作也不可忽视,以保证黄鳝安全越冬。
6、科学防病关
在黄鳝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本着“无病早防、有病先治、防重于治”的十二字方针,经常口服保肝颗粒、补血颗粒、利胃散、金维素等保健药物,提高鱼体免疫力。要定期使用浓戊二醛、杀毒先锋等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口服败毒颗粒、整肠舒颗粒、鱼虫清、菌毒灭颗粒、保肝颗粒等药物进行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导致鳝鱼发病的原因较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6.1鳝池
新建的鳝池,没有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水质未稳定,马上就放水养鳝,使鳝鱼不能迅速适应而患病;或者老鳝池长期不清整,腐殖质过多,水质败坏,给病原体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
6.2水温突变
黄鳝适宜在15~30℃水温中生长。由于鳝池面积小,昼夜水温变化大,炎夏高温季节,水温有时高达40℃以上,往往会出现黄鳝被“烫死”现象。另外,由于鳝池要经常加注新水,换水量过大导致水温突变,从而影响鳝鱼生长,例如水温猛降4℃左右时,极易引发鳝鱼“感冒”。天气突变同样可能诱发疾病。
6.3有害物质超标
高温季节,投饵量大,黄鳝排泄量多,池底沉积大量有机物,有机质的分解会消耗水体中大量氧气,造成缺氧,使有机质被迫无氧分解,产生大量氨气、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同时厌氧菌趁势大量繁殖,感染鳝鱼,导致疾病。
6.4投饵技术
鳝喜食新鲜饵料,如一旦投下不清洁或腐烂变质的饵料,会引起黄鳝患病。若投饵量不足、或驯食不彻底,黄鳝会出现自相残杀现象。
6.5药物使用不当
黄鳝为无鳞鱼,对药物的抵抗力与有鳞鱼有很大差异。如果消毒剂、浸泡药物刺激性太强,会破坏黄鳝体表粘液,导致体质及免疫力下降,极易被有害菌侵人体内致病。内服药应以保健药、中草药为主,从增强黄鳝体质、增加免疫力的角度进行预防。
7、疾病诊断关
黄鳝发病的主要特征为:活动异常,表皮局部出血发炎,体色变青、发黑,食量下降或拒食。目检是检查鳝鱼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还要加以现场观察和询问。
7.1现场观察
黄鳝往往体质瘦弱,体色发黑,活动缓慢,离穴独游;有的黄鳝在池中表现出不安,上窜下跳,急剧狂游或相互缠绕。这可能是有害物质引起的发狂病或肠道寄生虫病。
7.2体表检查
及时捞出病、死鳝,依次从头部、嘴角、眼睛、体表、鳝尾等仔细观察。易看到一些大型病原体,如水霉;小型病原体,肉眼看不到,可根据表现病状来加以鉴别。如鳝体发青、发黑,口腔充血,肛门红肿突出,多为肠炎;鳝体外表局部充血发炎,出现大豆或蚕豆大小的红斑,严重时表皮呈漏斗状小窝、腐烂,则为赤皮病;由外部烂入,为打印病;体表部分或全部被泥覆膜一层,为拖泥病;生有旧棉絮状白色物质,常为水霉病等。
7.3内脏检查
解剖鳝体,取得肠道,从前肠剪至后肠,观察是否有寄生虫,肠道内容物性状是否正常,然后用水将依物和粪便冲洗干净,如发现肠道全部或部分充血,呈紫红色,则为肠炎病。肝肾充血肿大、颜色发黑、发白或花斑状,则为肝肿大。
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鳝鱼暴发的往往是综合性疾病。因此,在确认疾病时一定要认真观察,科学诊断,找出主要病症,然后对症下药。
8、病害防治关
8.1发狂病
病因:放养密度过大,鳝体表面分泌粘液,使水中微生物加速分解有机物,消耗水中溶氧,使鳝鱼因缺氧而焦躁不安、互相缠绕,苗体受强烈应激反应,导致体质衰弱、生理机能发生紊乱而引起。
流行时间:多发于春末、夏初等天气不稳定时期。
症状:病鳝不食饵料,时有病鳝在网箱内呈箭状快速游动或缠绕水草,上口张开,全身肌肉胴动发抖。水清时还可见病鳝呈“S”或“O”状旋转挣扎,体僵硬,体表粘液减少,无明显外伤。
治疗:每立方米水体用浓戊二醛0.5mL+强毒净0.5mL+金维素1g箱内泼洒,每天1次,连用2~3次。同时内服药物,每千克饲料添加金维素5g+败毒颗粒5g+保肝颗粒5g,每天2次,连用5~7天。
预防:苗种下箱后,每立方米水体用浓戊二醛0.5mL十金维素1g进行箱内泼洒,每天1次,连用1~2天。注意事项:用药时先用清水泼湿箱内水草,然后泼洒稀释的药液,再用清水冲洗。
8.2红斑出血病
病因:天气不稳定,养殖密度大,水质严重恶化,鱼体免疫力下降,细菌大量繁殖而导致的细菌性感染。
流行时间:多发于气候不稳定的季节交换时期或9月中旬到入冬前的成鳝养殖期。
症状:体表布满形状不一的血斑,有的全身会出现弥漫性出血,腹部尤为明显。严重时病鳝全身布满溶血性红色血斑,口部出血,肛门红肿,肝肿大发黑,胆囊肿大,腹腔充血。
治疗:每立方米水体用浓戊二醛0.5mL+强毒净0.5mL箱内泼洒消毒,每天1次,连用2~3次。同时内服药物,每千克饲料添加金维素3g+菌毒灭颗粒4g+超红毒2g,每天2次,连用5~7天。
预防:经常外用杀毒王、神草丹、浓戊二醛等进行消毒,适时口服菌毒灭颗粒、金维素、败毒颗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