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效益
(1)节约耕地:稻田养鱼综合利用稻田空间进行立体开发,既可减少占田挖鱼塘面积,稳定粮食种植,又能避免耕地撂荒。
(2)节约肥料:鱼类活动可保田造肥,促进稻禾分蘖和谷粒饱满。据测定,亩产90千克鱼的稻田,鱼粪便相当于增加12.6千克纯氮(折合27.4千克尿素)。
(3)节约用工:养鱼工程修固了进排水渠和田埂,减少护埂用工;鱼觅食疏松土壤,免耕;草食性鱼类清除杂草,节省人工除草。
(4)节省农药:鱼能吞食害虫和多余稻叶,增强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试验显示,不养鱼稻田飞虱、叶蝉发生率比养鱼田高200%-300%,每亩可节省农药开支10-15元。
(5)增产粮食:尽管开挖沟渠占用5%-10%面积,但土壤肥力提高、杂草减少、边行优势增强,稻谷产量可增5%-10%。
(6)增产鲜鱼:结合池塘高产技术与稻田生态优势,亩产通常达50-100千克,高产田可达500千克。
(7)增加收入:普通稻田养鱼每亩增收约100元,高产模式可达400-800元,养殖名特优品种时增收超千元,相当于或超过稻谷收入。
2、生态效益
(1)蓄水防洪:加高加固田埂和开挖沟渠可增蓄水量,若田埂高1-1.2米且不渗水,每亩蓄水增加200立方米。
(2)除害防病:养鱼后血吸虫、丝虫、蚊幼虫等病原生物大幅减少。
(3)优化环境:水稻病虫害下降,农药使用减少,天敌(蜘蛛、青蛙)增加,降低农药残毒。
(4)增肥保肥:鱼类抑制杂草,减少养分流失。水稻吸收的养分2/3来自土壤自生肥力,养鱼后保肥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