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科学的养鱼技术,一些养殖户凭以往经验进行喂养,没有考虑到水环境和天气等实际情况。
由于春夏交替期间气温上升较快但不平稳,温差较大,导致表层水体密度大于底层水体,从而引起上下水体的对流。底部淤泥中的大量病原菌被带到整个水体,加之气温适宜,病原菌大量繁殖,增加了养殖鱼类与病原菌接触的机会。
部分养殖户自认为此时不需换水,导致水质恶化。施入池中的肥料没有经过发酵,加重了水体负担。
防治措施:
1.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不要直接施用未经发酵的动物粪便
2.发生病害的塘口减少饲料投喂量,投喂以配方饲料为主,辅助喂青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药物
3.把握水质,配备增氧机并适时开启。有外水源的可经常注入新水或使用生物制剂
4.发现病害及时治疗,到正规渔药经营门市购买对症药物,如内服维生素C、肝胆宝、出血宁等,并外用聚维酮碘等杀菌消毒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