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季节虾偷死情况比较严重,具体表现症状如游边、蜕壳难等。主要是阴雨天持续,光照不足,池塘容易倒藻、水变浊,同时昼夜温差大,引起水浓、水反酸。在塘底发酵的环境中,虾吃死藻后容易出现软身、蜕壳难、生长速度慢等问题。
养殖进入后期存塘量增大,底部承受能力已达极限,底部长期处于厌氧或低氧状态。目前光线强度和有效光照减弱,除冬棚外外塘水温也低于最佳范围,昼夜温差大,出现吃料少、慢,亚盐居高不下,低氧,溶氧差,水质浑浊,藻相差,泡沫多,脱壳困难,零星偷死等情况。
处理综合措施:
1.适当逐步提升水位,增强保温能力。
2.有条件可以分批出虾,捕大留小,减轻存塘压力。
3.白天多物理增氧,晚上必要时用化学增氧剂。
4.严格控制投喂,遇到大降温、大脱壳、偷死、水质恶化等情况要控料减料甚至停喂。
5.加强改底,中后期可用氧化性底改连续多次改底。晴好天气可以连续补菌。
6.天气晴朗、吃料正常时,可在料中添加VC、免疫多糖、海洋红酵母等增强免疫力。
7.适时出虾。
投料控制要严格,对虾吃料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同时定期分解塘底。要注意促进对虾消化,内服含酶产品和保肝营养品,增强体质。发现虾身偏软、蜕壳困难时,要及时氧化塘底,使用高铁酸盐、过氧化物等氧化性产品,减少刺激性产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