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控制和水质管理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水质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对虾养殖的成败。
一、水质因子对养殖的影响
对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氢、盐度、水色味道和透明度等指标表示。
溶解氧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不低于3.5毫克/升
氨氮和硫化氢分别控制在0.5毫克/升和0.1毫克/升以下
pH值控制在7.6~8.8为宜
透明度前期低些(30厘米),后期高些(60厘米)
发黑、腥臭味的水体表明有机物腐败严重
二、水质变化的判断
通过水色可判断水质优劣,"肥、活、嫩、爽"是优质水色的特征:
1.有益水色:
红棕色(含优质藻类)
淡绿、翠绿色(绿藻)
淡黄、金黄色(金藻)
2.不良水色:
暗绿色(蓝藻多)
黑褐色(有机质过多)
白浊色(轮虫等浮游动物多)
澄清或红色(藻类死亡或缺氧)
缺氧预兆:
透明度异常
对虾白天浮游
水色异常
底泥发臭
天气闷热
三、水质控制措施
1.水源选择要点
避开污染源
盐度适宜
附近有淡水资源
2.蓄水池管理
容量占养殖水体的1/3
沉淀净化水源
消毒处理后使用
3.清塘消毒
排干晒池
清除污染物
使用生石灰(60-80ppm)或漂白粉(40ppm)消毒
4.养殖期管理
水位控制:从60厘米渐增至1.5米
换水:中后期每天5-10厘米
增氧机使用要点:
晴天中午开
阴雨次日清晨开
浮头前开
连续阴雨早开
喂料时停0.5-1小时
5.日常维护
稳定藻类数量
定期使用水质保护剂(沸石粉20-30kg/亩)
施用石灰石粉(80目以上,10-20kg/亩)
使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
定期消毒(生石灰、漂白粉)
暴雨后及时排水、使用沸石粉和石灰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