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鲫成鱼养殖的水质控制

2023-05-05 14:13

水环境对银鲫成鱼养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好的水质能使成鱼健康生长、抗病力强、生长迅速、饲料系数低、出塘规格大而整齐、耐运输;反之,水质差会导致成鱼体质下降、生长慢、抗病力差、饲料系数高、出塘规格小而不齐。因此,调控好银鲫成鱼养殖的池水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

一、合理施肥

溶解氧含量的高低是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池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水体的浮游植物。在养殖前期,需要根据池塘情况合理施肥,以培育浮游植物。新开池塘需施基肥(发酵的鸡粪或猪粪)250kg/亩~300kg/亩,养殖过程中追施尿素1kg/亩~2kg/亩、磷肥2kg/亩~4kg/亩。养殖2年以上的池塘,只需施入适量无机肥即可。

施用无机肥时最好选择晴天上午9点~10点进行,用水将肥料完全溶解后全池泼洒。在养殖前期(前3个月~6个月),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cm~30cm;养殖后期控制在35cm~40cm。

二、适时加水

适时加注新鲜池水是水质控制的重要方法。在养殖中后期,应及时排掉一部分底层池水,加注新鲜池水,可以减少耗氧有机物含量,降低有毒物质浓度。具体方法是养殖前期每15天~20天换水1次,中后期每7天~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30cm左右。

三、科学投喂

使用自动颗粒投饲机投喂颗粒饲料减少了饲料浪费,使水质更易控制。合理投喂需要做到:选择优质全价颗粒饲料;合理配备投饲机(1公顷以下每1500平方米1台);遵循"小-大-小、慢-快-慢"的投喂原则;约有40%银鲫散开后即停机;保证两次投喂间隔2小时以上。

四、合理使用增氧机

增氧机既能增加溶解氧,又能促进水体上下对流。池塘配备增氧机负荷为0.3kW/亩。使用注意事项:晴天中午开动1小时~2小时;阴雨天早晨开机;夏秋季节黎明可适当开机;施肥后要结合中午和清晨开机。

五、科学用药

避免频繁用药破坏水环境。要勤观察,针对病因正确选用药物,计算准用药量,防止滥用鱼药和对水环境的破坏。

六、合理投放配养鱼种

适当搭配花白鲢鱼种可调水。一般放养花鲢15尾/亩~25尾/亩,规格0.25kg/尾~0.4kg/尾;白鲢20尾/亩~40尾/亩,规格0.25kg/尾~0.5kg/尾。

七、采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光合细菌能降低氨态氮和硫化氢含量;硝化细菌能将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放射菌能抑制有害菌繁殖。使用这些微生物制剂能有效控制水质,减少疾病发生。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