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低温鱼类易发粘孢子虫病

2023-05-06 20:42

进入冬季后,各地气温、水温下降,将迎来雨雪等气候。为养殖户在冬季低温季节对鱼类常发粘孢子虫病有所预防,下面介绍一下防治方法。

粘孢子虫指粘孢子纲的一大类原虫,发现于我国淡水鱼的种类已有100多种,几乎每种鱼都有寄生,可侵袭鱼体内外各种组织和器官,为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春末夏初,秋末冬季易发生,适宜在水温8℃~25℃繁殖。

症状

粘孢子虫往往大量侵袭皮肤、鳃瓣时,寄生在鳃表皮组织里不断生长繁殖,形成许多灰白色的点状的胞囊,使鳃组织受破坏,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严重感染,使鱼致死。一般以寄生在鳃、肠和神经系统的种类危害较大。常见的粘孢子虫引起的鱼病症状及危害情况如下:

1.皮肤病:病原为鲫碘泡虫。寄生在皮下肌肉,病鱼头部后上端形成瘤状囊肿,逐渐扩大使肌肉腐烂,鱼体暗黑,消瘦,最后死亡。

2.鳃病:病原为球孢虫,异形碘泡虫等。在鲢、鳙、鲤、鲫等由鱼苗至成鱼皆可感染。病鱼鳃上有许多灰白色的点状或瘤状胞囊,呼吸困难,生长发育受阻,引起大批死亡。

3.肠道病:病原主要有草鱼饼形碘泡虫、鲢粘体虫、对称碘泡虫等。在肠粘膜组织内形成胞囊,有的不但侵袭粘膜,形成胞囊,还能穿过肠壁,在肠外形成胞囊。堵塞肠道并破坏组织细胞,妨碍摄食、消化吸收而消瘦致死。

4.鲢、鳙鱼疯狂病:病原是鲢碘泡虫,侵袭鱼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引起。病鱼极为消瘦,体色灰白无光泽,脑腔可见白色点状胞囊。尾部上翘,狂游乱窜,抽搐打转,失去平衡,时而沉入水底,时而躺在水面,不久死亡。

5.鲢旋缝虫病:鲢旋缝虫寄生于鲢、鳙鱼的肌肉、皮下等处所引起。病鱼瘦弱,眼球突出,体表两侧、头及鳍基部有块状或粒状突起,严重病鱼死亡。解剖病鱼,可在肌肉中见到许多淡黄色、大小不一的粒状结节。

预防

1.用生石灰125千克/亩或100千克石灰氮/亩彻底清塘,以杀灭淤泥中的孢子。

2.渔场的用具、渔具等应经常清洁消毒。

3.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500毫克/升浸洗30分钟,或用石灰氮500毫克/升悬浮液浸洗30分钟,能有效杀灭60%~70%的孢子。

4.白鲑鱼苗、鱼种阶段,每半月遍洒5毫克/升粉剂敌百虫,可防治白鲑疯狂病。

5.产卵池、孵化池和鱼种池应有独立的水源,不与病鱼池水源相通。

治疗

1.及早捞出病鱼,并深埋于远离鱼池处。

2.晶体敌百虫0.5毫克/升~1毫克/升全池泼洒,连用2天~3天为一疗程,连续使用两个疗程。治疗鲤鱼碘泡虫病有效。

3.用灭孢灵1毫克/升~2毫克/升全池泼洒。

4.对寄生于鳃瓣上的粘孢子虫,用2%食盐水浸洗30分钟,每天1次,连续2次。

5.每1万尾鱼种用硫磺粉75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8天。

(以上为本站整理农技人员经验所得,仅供参考)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