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应激与无公害水产养殖

2023-05-07 16:33

“应激”是动物的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理状态,它是动物机体对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产生异常刺激时做出的各种生理应答反应的总和。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处于应激状态的动物往往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水产动物,包括鱼类、虾蟹类和贝类都会产生应激反应。与畜禽类不同的是水产动物所受到的异常刺激是由多种因素同时存在造成的,主要是刺激因素不断变化。

一、对水产动物产生异常刺激的危害性及因素

水产动物产生应激反应主要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低溶氧、低pH值、高水温、高密度(又称为拥挤胁迫)、感染寄生虫以及分子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都会造成养殖对象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动物应激的生理学表现的主要指标是体内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大量产生或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使其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升高,抑制生长和繁殖活动。

二、应激因子产生的规律及处理要点

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引起水产动物应激的主要是水质管理不善、不规范用药和使用劣质饲料等三个方面。

1、水质管理

水质问题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期间。水温高时,各种水生生物耗氧量增大,水的饱和溶氧值低,养殖对象的代谢加速,需氧量加大。水体内微生物的无氧分解增加,有害物质的产生量增多,造成氨、亚硝酸盐、有机酸、甲烷和硫化氢等物质的累积,刺激水产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定期使用高效的水质调节剂,改善水环境,这是近些年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这些水质调节产品对水质的改良作用有很强的针对性,效果快而且彻底。

2、渔药的使用

渔药的使用一定要科学,要针对不同的养殖品种、不同的病害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或pH不同)使用不同的药物。在使用鱼药时要严格按照剂量使用,不可随意增大或减少用量。否则不但治不好鱼病,反而会增大水产动物的应激反应。在养殖过程中要坚持“以防为主、改水第一”的原则。一旦养殖中出现疾病应该视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用药,一定要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3、饲料

养殖生产使用劣质饲料的主要原因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劣质饲料是造成养殖对象产生体内异常刺激最主要的因素,会使动物机体的营养、合成代谢过程及生理状态产生异常。营养是决定动物所有生命现象正常与否的基础,良好的营养是动物维持生长和免疫机能正常的关键所在。

三、水产养殖生产必须在养殖的全过程中降低养殖对象的应激因素

养殖生产领域可通过调整传统的养殖方法,科学而合理用药可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获得生产效益。在一个完善的养殖产品市场里,产品的质量差异,是决定价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所以通过在养殖技术上减少应激因素,我们完全可以生产出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同时获得高产和高效益。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