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23-05-08 19:37

1、病原:该病的病原为弹状病毒科中的艾特韦病毒或称艾格特维德病毒(Egtvedvirus)。病毒对乙醚、氯仿、酸、碱敏感,对热不稳定,在-20℃可保存数年。

2、症状: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出血,自然条件下本病潜伏期为7-25天。因症状缓急及表现差异,分急性型、慢性型和神经型三种类型。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表现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眼和眼眶四周以及口腔上腭充血,鳃苍白或呈花斑状充血,肌肉和内脏有明显出血点,肝、肾水肿、变性和坏死。发病快,死亡率高。慢性型:病程长,见于流行中期。除体黑、眼突出外,腮肿胀、苍白贫血,很少出血。肌肉和内脏可见出血。神经型:多见于流行末期。表现运动异常,或静止不动,或沉入水底,或旋转运动,或狂游甚至跳出水面。剖检一般无肉眼病变。发病率及死亡率低。

3、流行及危害:通过病鱼或带毒鱼的排泄物、卵子、精液等排出病毒,在水体中扩散传播。病毒经鱼鳃侵入鱼体而感染。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鱼均可感染,尤以1月鱼易感染,鱼苗和亲鱼则较少发病。该病主要流行于欧洲,以冬末春初和水温6-12℃为流行季节,水温上升到15℃以上,发病率降低。

4、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防治主要通过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禁止从发病区运出鱼与卵,避免购入患病鱼和卵。防止环境、工具等被病毒感染。预防可用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等对池水进行消毒。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