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青虾养殖技术

2023-05-10 13:42

1.池塘条件

虾池应选择远离工业废水,无污染水源,采光好,四周无遮荫物。面积以1~4亩为宜。水深以1.5~2米为好。塘埂应坚固不漏水,塘滩坡度平缓,塘底淤泥少,进、排水口要布设2.5厘米规格的密网,做好防逃和防止塘外野杂鱼人侵。池水溶氧为4毫克/升以上,pH值7~8。

2.放养准备

放苗前半个月,虾池可用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用量为每亩75~100千克。淤泥较厚的池塘,应在放苗前1个月干塘曝晒。放苗前5~7天,灌水深约60厘米,亩用100千克左右的有机肥培肥水质,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

3.苗种放养

虾苗放养规格最好在1厘米以上。如池塘平均水深为0.8~1米,计划产量达到60千克,亩放虾苗为5~6万尾;如池塘水深1~1.5米,计划产量达到75千克,亩放虾苗为7~8万尾,出池规格约为每千克500只左右;如池塘条件好并配有增氧机,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加。

4.水草放养

虾池四周,离塘滩1米处,应放养少量水草,用绳固定成为水草带。水草带宽度以1.2米为宜,最好采集陆生草种放养,放养面积应控制在占水面的20%~30%,最好选择在青虾生长至2厘米以上时进行。

5.投饲管理

一般以青虾专用颗粒饵料为主,虾苗下塘1个月内最好投喂全价破碎颗粒饵料。前半月每天每亩投喂0.5~1.0千克,后半月1.5~2.0千克,上午7~8时,下午5~6时投喂,上午投喂比例约为日总投量的35%,下午为65%。投饵时应沿池边四周均匀抛撒,池塘中间只需少量投放。

6.水质管理

必须确保虾池有足够的溶氧量,水体透明度应保持在40厘米左右,每隔7~10天加注一次新水,加水或换水量通常为30厘米,达到肥、活、嫩、爽的水质养殖标准,促进青虾的脱壳生长。8~10月,青虾存塘量急剧增加,要加强巡塘,及时加水或开机增氧。冬季停食后,要定期加水和适量施肥,控制好水质和水位,以减少青苔和黑壳虾的发生。

7.注意事项

青虾对敌百虫和菊酯类农药很敏感,要严禁这一类农药进入池塘。养殖过程中出现病菌感染,可用含氯药物进行防治。平时应细心观察青虾的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及时进行防病消毒和注排水。及时发现和扑杀泥鳅、黄鳝、蛇等敌害,禁止同塘养殖黑鱼等凶猛鱼类。

8.捕捞上市

青虾捕捞可采用拖网拖捕,拉网围捕,地笼或虾笼诱捕,干塘捕捞等。一般从9月开始采取捕大留小,陆续上市。对达不到商品规格的小虾可并塘留养,至翌年4~5月再捕捞上市出售,也可留作种虾。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