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症状
外观表现包括红体、白斑、游塘、趴边、空肠空胃、急性死亡,生产上被称为“红体病”、“白斑病”。病虾活力下降,在池边慢游或伏卧,不摄食,空胃,游泳无力,反应迟钝,体色正常或变成红、微红或暗褐色。病虾的头胸甲易剥开,腹部容易揭开而不连真皮。病虾甲壳上有白色圆点,以头胸甲处最为显著,严重者白点连成白斑,在显微镜下观察呈重瓣的花朵状。大部分病虾第二触角折断。鳃发黄、肿胀,肝胰腺肿大、颜色变淡、糜烂,可在几天内大批死亡,若水质环境稳定、营养全面则在1个月内不断死亡。
二、防控技术要点
1、病原检测技术。利用PCR、实时定量PCR技术或病原快速高灵敏度检测试剂盒进行病原监测和诊断,选择无病原检出的亲体、苗种进行繁育和养殖。
2、测水养虾技术。通过水质监测试剂盒和实时监控探头,对养殖水体的基础水质理化条件进行监测,及时调整技术操作措施,维持健康良好的环境状况。
3、鱼虾混养生物防控技术。选择草鱼、鲶鱼等与虾类混养,通过捕食病死虾降低病害传播风险。
4、有益微生物水体调控技术。添加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改善养殖环境,降低病原菌感染和病毒病诱发风险。
5、抗病微生物功能饲料技术。利用抗病功能微生物制成饲料,针对特定病害进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