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传统黄鳝养殖的误区

2023-05-11 13:10

用传统认识饲养黄鳝成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存在许多误点和盲点。人工饲养黄鳝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实践经验不足,传统操作难以达到目的。

传统经验错误认为"黄鳝是底栖动物"、"6月是黄鳝饲养的最难季节"、"剥皮蟾蜍能治黄鳝疾病"、"鳝饲料中的含盐量需1.5%-3%"、"废弃坑凼可做养鳝池"等。这些认识都是牵强的。有的"册子"指导用0.07%浓度的硫酸铜水溶液按5毫升/升治疗黄鳝"发烧症"也是不确切的。

根据黄鳝的生活习性,笔者将其定为"亚两栖动物",主要呼吸器官是口和鼻,栖息地都是富氧区。黄鳝能以水中富氧域自下而上或在潮润的水草丛、洞穴中生息。用"平水"、"深水"办法养殖黄鳝,其麻烦不少。

6月易中暑,但秋季病害多发,昼夜温差大,水生生物和病菌孽生率频繁,真菌、细菌活动能力强,裂生快。秋季的防治病害管理难于夏季。剥皮蟾蜍在鳝池拖拉能治"腐皮病"之说无道理,蟾蜍分泌蟾酥可溶入池中,但达不到防治鳝病的作用。

黄鳝饲料含盐量1.5%--3%之说谬误,水生、陆生动物体内含钠量不超过0.89%。鳝体消毒用3%食盐水虽能杀灭水霉菌,但对体表组织有损伤。黄鳝在消毒液中呛摄,患毛线虫的黄鳝大多会肠道病毛细线虫穿孔死亡。

废弃坑凼不能做鳝池,地势低洼,进水易排水难,春夏易渍冬季易淤,阴湿时间长病菌多,发病率高,不宜做养鳝池。黄鳝疾病防治除药物外,自然抑控是最主要措施。用0.07%浓度的硫酸铜溶液5毫升/升治疗鳝腐皮病,施药量微乎其微,即使用剧毒农药也不会药伤黄鳝。

国内养殖黄鳝技术属初级阶段,传统认识传播要慎重,从研究出发调整养殖方法。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