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螯虾疾病防治技术
防治方针
遵循"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16字方针。
真菌性疾病
1.黑鳃病
病原与病症:水质污染导致鳃丝受霉菌感染,鳃由肉色变为褐色至完全变黑,引起鳃萎缩,病虾伏岸不动,最后因呼吸困难死亡。
防治方法:
① 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
② 用3%-5%食盐水浸洗病虾2-3次,每次3-5分钟;或全池泼洒10克/立方米亚甲基蓝
2.螯虾瘟疫病
病原与病症:由Aphanomyces属astaci真菌引起,体表出现黄褐色斑点,附肢和眼柄基部可见真菌丝状体,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活动异常并死亡。
防治方法:保持水体清新,维持正常水色和透明度。
细菌性疾病
1.烂鳃病
病原与病症:丝状细菌附着鳃部大量繁殖,阻塞血液流通,严重时鳃丝发黑霉烂致死。
防治方法:
① 清除残饵污物,保持溶氧≥4毫克/升
② 全池泼洒0.5克/立方米二氧化氯
2.甲壳溃烂病
病原与病症: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初期甲壳局部出现深色斑点并溃烂成空洞,严重可致死。
防治方法:
① 避免虾体损伤
② 保证饲料充足
③ 用15-20克/立方米茶粕浸泡液泼洒
④ 667平方米用5-6千克生石灰或0.5克/立方米二氧化氯泼洒
3.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与病症:食入不洁食物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初期减食,消化道充血肿胀有淡黄色黏液。
防治方法:
① 保持水质弱碱性、溶氧充足
② 667平方米用5-6千克生石灰或0.5克/立方米二氧化氯泼洒
原生动物病
纤毛虫病(聚缩虫病)
病原与病症:由聚缩虫、累枝虫等附着体表、鳃部,妨碍呼吸和蜕壳,严重致死。
防治方法:
① 彻底清塘
② 3%-5%食盐水浸洗病虾3-5天
③ 全池泼洒0.3毫克/升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
④ 保持合理密度和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