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苗培育的两个妙招

2023-05-17 19:40

蟹苗外形与成蟹相似,其个体生长快,蜕壳次数多,新陈代谢水平高,要求水草丰富、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环境,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容易因缺乏食物而自相残杀或因水域环境条件差,积温过高,营养过剩而造成性早熟。蟹苗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成蟹生长的质量,下面是蟹苗培育的两个妙招。

Ⅰ期蚤状幼体饵料以硅藻、绿藻为主,Ⅱ期、Ⅲ期以轮虫为主,Ⅳ期、Ⅴ期以卤虫幼体为主。大眼幼体饵料以卤虫成体为主。生产中,多采用以下培育方法:

“先肥后清”法

幼体孵出前4天~5天,育苗池中每亩施硝酸铵2公斤~3公斤或过磷酸钙1公斤~1.5公斤,同时放入蚤状幼体喜吃的单细胞褐藻细胞液,使幼体孵出后就吃到足够的食物。也可以每亩用1公斤~1.5公斤熟豆浆泼洒肥水。“后清”是指幼体进入第二期后,停止施肥,并每天交换池水1/5~1/4,保持水质清新。

盐水丰年虫“先适后足法”

幼体孵出前1天~2天,在幼体培育池中投入适量丰年虫虫卵,使丰年虫无节幼体与蚤状幼体同时孵出生长,供蚤状幼体摄食。随着个体增大,饵料密度应为蚤状幼体的3倍~10倍。从Ⅲ期开始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左右,两天一次,Ⅳ期换水量加大,到V期时大眼幼体每次换水量增加到100%,并开始淡化。整个培育期要保持水温20℃~25℃,昼夜温差不超过3℃。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