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肝病主要由禽副黏病毒引起,但也可与细菌和寄生虫感染有关。禽副黏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能引起病鸡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和器官功能的紊乱。此外,环境污染、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平衡、饲料中毒等因素也是导致鸡大肝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病理学上,鸡大肝病主要表现为肝脏体积显著增大,质地变硬,颜色呈黄褐色。切面观察可见肝组织淤血,肝细胞水肿,细胞核肿大,核仁增多。此外,肝组织中还可能出现大量的脂肪颗粒沉积,导致脂肪肝的形成。肝脏功能的紊乱还会导致鸡体内其他器官的异常变化,如心肌水肿、心包积液、脾脏充血和肾脏病变等。病鸡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也明显升高。
鸡大肝病主要通过病毒的呼吸、消化道传播,并且可在鸡群中迅速蔓延。患病鸡群的免疫力明显下降,容易合并其他细菌、寄生虫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对鸡大肝病的防控措施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质量,控制饲养密度,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另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鸡群的免疫力。在疫情暴发时,可以采取集中隔离、消毒、治疗等综合措施,以减少病毒扩散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