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白腐病综合防治技术

2019-04-20 22:59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水烂、穗烂,是葡萄生长期引起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

1症状

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新梢、叶片等部位。

1.1果穗感病

一般先发生在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首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逐渐蔓延至整个果粒。果粒发病,先在基部变淡褐色软腐,迅速使整果变褐腐烂,果面密布灰白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发病时常全穗腐烂,果梗干枯缢缩,受震动时病果甚至病穗极易脱落。有时病果不落,常失水干缩成有棱角的僵果,悬挂树上。

1.2新梢发病

往往出现在受损伤部位,如摘心部位或机械伤口处。从植株基部发出的徒长枝,因组织幼嫩,很易造成伤,发病率亦高。病斑初呈水渍状,淡褐色,不规则,并具有深褐色边缘的腐烂斑。病斑纵横扩展,以纵向扩展较快,逐渐发展成暗褐色、凹陷、不规则形的大斑,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病斑环绕枝蔓一周时,其上部枝、叶由黄变褐,逐渐枯死。病斑发展后期,病皮呈丝状纵裂与木质部分离,如乱麻状。

1.3叶片发病

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初呈水渍状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斑点,逐渐扩大成具有环纹的大斑,上面也着生灰白色小粒点,但以叶背,叶脉两边为多。病斑发展末期常常干枯破裂。

2病原

葡萄白腐病由白腐盾壳霉菌寄生引起,病菌属半知菌亚门。菌丝宽12~16um,有隔膜,多为二叉分枝,形成附着胞和吸器。联结现象普遍,形成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器从角皮层下的子座长出,成熟时呈球形,并有孔口,直径100~150um。分生孢子为单胞,透明或浅褐色,大小8~16um×5~7um,椭圆形或圆形,上端钝圆,下端平,内含1~2个油球。分生孢子藏在粘液中,并从分生孢子器的小孔排出。

白腐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部位(病枝梢、病果及病叶等)和土壤中越冬。

3发病条件

3.1气象因素

葡萄白腐病的发生流行与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有密切关系。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入虽然可在13~40℃范围内进行,但以26~30℃时萌发率最高。孢子的萌发要求95%以上的相对湿度,饱和湿度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可达80%以上,而湿度低于92%便不能萌发。在最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病害的潜育期仅3~4d。因此,在我国北部葡萄主产区,7~8月份高温多雨湿度大,特别是遇暴风雨或冰雹,常引起白腐病的大流行。

3.2栽培因素

白腐病菌是一种主要通过伤口侵染的兼性寄生菌,葡萄植株的生育状况与其对病菌的抗性有密切关系。肥水供应不足,管理粗放,其它病虫害防治不力,病虫及机械损伤较多的果园,白腐病发生较重;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土壤瘠薄,杂草丛生,或修剪不适,枝叶过于郁闭等的果园,由于田间湿度大,透光差,亦利于白腐病的发生。清园及田间卫生搞得不好的果园,发病亦较重;结果部位的高低与发病也有密切关系,因病菌主要来自土壤及落于地面的病残体,且主要靠雨滴溅散传播。因此,结果部位低,靠近地面的果穗总是最先发病,且发生较严重。据资料报道,有80%的病穗发生在离地面40cm的部位,而其中60%的病穗集中于离地面20cm的部位。葡萄园的架式与架向与发病亦有一定关系,立架式比棚架式发病较严重些,东西架向比南北架向病重些。果实的成熟程度与发病亦有一定关系,一般幼果较抗病,果实着色后愈接近成熟感病,可能与糖分含量较高而降低抗病性及利于病菌侵染和寄生有关。

3.3品种

不同品种对葡萄白腐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别,抗性较强的品种如黄虎香、紫玫瑰香、保尔加尔、柳子、房吉尔、卡它巴等;中等感病的品种如红玫瑰香、黄玫瑰香、上等玫瑰香、别尔卡、沙斯拉、绯红、龙眼、吉姆沙等;而佳利酿、福尔马多、黑塞白利、甜水等品种高度感病。

4防治方法

防治葡萄白腐病应从减少菌源,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抗性和控制侵染和发病条件以及做好病害发生的预测,及时喷药防治等方面综合防治。

4.1减少菌源

清园:白腐病的侵染源主要是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的菌丝团、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因此,应在秋冬季结合休眠期修剪,彻底清除病果穗、病枝蔓,刮除可能带病菌的老树皮;彻底清除果园中的枯枝蔓、落叶、病果穗等,然后将清扫的病残体集中焚毁;果园土壤进行一次深耕翻晒;次年开春前对植株喷一次3~5度波美的石硫合剂,用0.5%五氯酚钠喷布土面;也可以地面撒药粉灭菌,可用福美双500g、硫磺粉500g、碳酸钙12kg,每亩撒混合药粉1~2kg。

生长季节搞好田间卫生:生长季田间侵染发生后,结合管理勤加检查,及时剪除早期发现的病果穗、病枝蔓,收拾干净落地的病粒,带出园外集中深埋,可减少当年再侵染的菌源,减轻病情和减缓病害发展的速度。

4.2加强栽培管理

栽培抗病品种:在病害经常流行的地区,尽可能不种植高度感病的品种,而替以园艺性状好的中抗品种。

增施有机肥:增施优质的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

提高结果部位:因地制宜尽可能采用棚架式,结合绑蔓和疏花疏果,使结果部位尽可能提高到40cm以上,可减少病菌接触的机会,有较好的避病作用。

疏花疏果:根据果园的肥力水平,结合修剪和疏花疏果,合理调节植株的挂果负荷量,避免只追求眼前取得高产的暂时利益,而削弱了树势。

精细管理:加强肥水、搞心、绑蔓、摘副梢、中耕除草、雨季排水及其它病虫的防治等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工作。

4.3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工作必须在做好病害发生预测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根据河北地区的经验,葡萄白腐病发生和流行的预测,可分为三个阶段:

始发期:以病果出现为标志,发病的早晚与座果后雨水的早晚和雨量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当旬雨量达15mm,其中最多一次达6~7mm,加上5~6d的潜育期,即可预测始发期到来。

盛发期:以病穗率达10%为盛发期的低限,进入盛发期的早晚决定于7月上、中旬大雨出现的时期,即以果实着色期的降雨量为根据,当旬降雨量或最大一次降雨量在60mm以上,加上3~4d的潜育期,即可预测盛发期到来。

持续期:盛发期持续的长短,取决于雨季结束的早晚。

喷药防治应掌握于病害始发期即喷第一次药,下列药剂对葡萄白腐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1)开花前后以波尔多液(1:0.75:200)、科博类500~600倍药液保护剂为主,必须在发病前1周左右开始喷第一次药,用药后植株生长健壮,叶片浓绿,有光泽,防病效果达81.5%~98%。

(2)根据病情及天气情况,每隔7~15d喷1次,共需喷3~5次。可以采用如下药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交替使用9%白腐霜克400倍液、白腐霜克500倍液+69%安克锰锌700倍液等对葡萄白腐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3)退菌特应在采收前20d停止使用,以免影响食用。波尔多液亦应尽早使用,果实采收前使用容易污染果面降低商品价值。使用以上杀菌剂时可交替轮换使用,避免用单一药剂而产生抗药性,同时药液配好后加入0.03~0.05%的皮胶或其它粘着剂、渗透剂(加倍威等),以减少雨水冲涮提高药效。

(4)在发病严重的地区,要推广果穗套袋技术。这样既能提高果品质量,也能防止病菌侵染,减少农药的喷施。

(5)生长季若发生冰雹、暴风雨等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后12h以内必须喷布甲基托布津等药剂保护伤口,防止白腐病爆发。

(6)对白腐病发生较严重的果园,除加强树体防治外,萌芽前可在树盘内地表面喷洒5度石硫合剂或进行地膜复盖,以减少越冬菌源的浸染。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