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是长江以北地区、黄土丘陵沟壑区、轻盐碱地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主要树种,喜光,根系深,抗逆性强。
1.采种
选择20年生以上健壮母树采种。翅果9~10月成熟。成熟后的种子易脱落,可于冬闲时采下果穗晾干扬净贮藏。一般带翅种子纯度为65%~85%,千粒重32g,每公斤种子约3.3~3.5万粒,发芽率80%左右。种子干藏,发芽力虽可保持两年,但到第二年就迅速减弱。
2.育苗
每亩用种子3.5~5kg,用干籽和催芽后播种均可。4月中下旬播种。播前用30~40℃温水浸泡1昼夜,捞出后在温暖向阳处盖草帘催芽,每天用水冲1~2次,春天一般催芽10天左右,种子有30%~40%露白时即可播种。
采用床式和大田式育苗,施足底肥,耕翻一遍,开沟条播,行距30cm,覆土1.5~2cm。每亩播种量4kg。苗高10cm时,适当间苗。加强中耕除草,追肥1~2次。7月下旬,结合追肥施入草木灰,促进苗木木质化。每亩产苗量12000株。幼苗主根发达,侧根细弱,可在6月中下旬截根促进侧根发育。雨季注意排涝。1年生苗高约60~100cm,即可出圃造林。2年生壮苗高1.5m以上,地径1.5cm以上。行道树及工矿区造林宜用高约1.5m的2年生大苗。还可用分根、分蘖等方法繁殖。
3.造林
(1)植苗造林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以春造为主。关键是适时深栽。在干旱多风地区采用截干造林成活率高,截干高度可在根颈以上5~10cm,栽后培土保墒。造林株行距1~1.5×2m,每亩造林333~222株。
(2)直播造林在春秋季进行,每穴均匀撒入种子20~30粒,覆土2cm,踩实。雨季直播前需催芽处理。每亩播种量0.5~0.75kg。山地造林株行距2×2m,平原四旁植树株行距3×3m。
4.抚育管理
造林后2~3年内加强抚育管理,第二、三年平茬一次,第三年平茬后5月上旬摘芽,选留一个健壮顶芽,培育无节良材。连续摘芽至主干高度达标后停止,促进直径生长。风口处主干不宜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