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征特性
常绿灌木,高可达3米左右。火棘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根系有菌根寄生,自给能力强,喜中性到微酸性土壤。火棘还喜光,喜温暖气候,在最低温度-16.9℃能正常生长,安全越冬。火棘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年降水量550mm以上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结果。
火棘果实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各种饮料。其根皮、茎皮、果实含丰富的单宁,可用来提取鞣料。火棘根可入药,具有止泻、散瘀、消食等功效。
二、养殖方法
1、种子养殖:火棘果实10月成熟,采收后除去果肉,将种子冲洗干净晒干备用。火棘秋播为好,播种前可用赤霉素处理种子,按行距20~30cm开深5cm长沟撒播,覆土3cm。
2、扦插养殖:取1~2年生枝,剪成12~15cm插穗,下端马耳形,呈30度斜角插入苗床,穗条间距10cm,上部露出床面2~5cm,从11月至翌年3月均可进行。
三、造林
选择地势平坦、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按株行距2m×2m挖0.6~0.8m深坑,填入基肥和表土栽植。
四、抚育管理
1、施肥:每年11~12月施基肥,在距根颈80cm处挖4~6个放射状施肥沟,深30cm,每坑施有机肥3~5kg。花前和坐果期各追施尿素1次,每株0.25kg。
2、灌水:开花前后和夏初各灌水1次,冬季干冷地区休眠期前灌封冬水。
3、整形修剪:可将火棘整成主干分层形,第一层离地40cm3~4个主枝,第二层距第一层30cm2个主枝。对多年生结果枝回缩促生新梢,疏除过密花枝,保持叶花比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