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自1989年开始栽培良种板栗,目前面积已达4000公顷,主要品种有毛板红、魁栗、油栗等。2007年产量4542吨,是浙江省板栗生产重点县之一。板栗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尤以湖山乡、金竹镇最为集中,面积占全县的2/3。这两个乡镇约80%的农户种植板栗,板栗收入占农户年收入的70%以上,成为库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湖山乡被省林业局授予“浙江省板栗之乡”。2008年初,遂昌县遭遇严重冰冻灾害,受灾板栗园面积达845公顷,占全县的23%。受害树体表现为枝干断裂、冻伤甚至死亡,当年减产1600吨,预计2009年减产1200吨,经济损失巨大。
为恢复受灾板栗树的生产力,采取了以下措施:在气温稳定回升后,适时修剪受害的干枯枝,并对未受害枝进行轻度修剪。对轻度撕裂的大枝进行绑扎或支撑,完全折断的枝干从基部锯除并消毒处理。严重冻害的树株进行回缩更新或嫁接改造,更换优良品种。接穗采集选择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的植株,嫁接方法以切接、挖骨接、剥皮接为主。嫁接后及时清除萌蘖、防治虫害,并对新梢进行摘心和剪叶处理,促进分枝和树冠矮化。为防止风折,需架设支柱固定新梢。春季不施肥,6月下旬施磷钾肥促进枝梢老熟。针对病虫害,发芽前喷石硫合剂,后续定期喷药防治栗大蚜、栗红蜘蛛等。
通过以上措施,受灾树体得到了初步恢复。2008年10月调查显示,回缩更新树体平均单株主枝5.1个,新梢31个,结果母枝20.3个,树高1.9米,冠径1.8米。高接换种树体平均嫁接主枝5个,新梢29.5个,结果母枝21个,树高1.9米,冠径1.6米。预计2009年每株树可抽生35~40个结果枝,产量3~4公斤,达到灾前的40%~50%。对板栗树新梢的多次摘心并摘叶处理,能有效促使树冠矮化、多分枝、早结果。对主枝直径较大的树体,通过降低分枝部位,可保证主枝伤口在1~3年内完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