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园竹造林后1~4年为幼林抚育阶段。为促进新造林提早成林投产,生产上要根据幼林生长发育特点,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1 及时补植
部分母竹因干旱、带土过少或运输受损等原因死亡,应及时补植。若竹叶枯黄但枝条色青并有芽,属于"假死"现象,来年会抽出新叶,不必拔除。
2 水分管理
造林后第一年水分管理尤为重要。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特别是7-8月竹鞭生长期需加强水分管理。第二年至第四年干旱期也需注意浇水。
3 松土除草
每年应松土除草3次。第一次在6月份深翻25厘米,第二次9月份深翻15厘米(避开竹鞭),第三次次年2月浅削土。
4 合理施肥
结合松土施肥。当年栽植母竹每次施复合肥50-150克、人粪尿5-10公斤。
5 留笋养竹
幼林阶段应留远挖近、留强挖弱,促进地下鞭快速分布均匀。
6 竹林保护
新竹留养后及时钩梢1/4,减少水分蒸发,增强抗灾能力。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