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以分球繁殖为主,杂交育种时用种子繁殖。
分球繁殖为了保持栽培品种特征,通常以分球法繁殖。充实的球茎一般有芽眼数个并列在一条直线上,主芽伸长后在基部形成新球,在新球与母球之间形成多数子球。有些品种在新球基部有匍匐枝,其先端也生子球。繁殖时利用子球自然分离栽培,一般培养两年能形成开花的大球,其中较大的也可当年开花。还可以用分切球茎的办法,选取充实新球茎,剥去外皮,露出芽眼,用小刀纵切成数块,每块都带有芽眼及发根部,切口处涂石灰或草木灰,然后栽植。经过一年培养可形成开花的打球及多数子球。
种子繁殖时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为亲本。当花序下部的花将开放时,切去上部花序,留下部3-4朵花,花瓣未开时去雌并剪去花瓣上部的1/3,套袋。柱头开裂反卷并分泌粘液时进行授粉,每花重复授粉2次,授粉后套袋标明日期和亲本组合。约一周后子房膨大即可去除套袋。授粉后一个月果熟,应及时采收。
春、秋均可播种。春播种子需干燥低温贮藏,3月底或4月初播种于冷框,覆土1.2厘米,约一个月后出苗。9月前后地上部分枯死,将小球掘起贮藏。次年春季重新栽种于苗床,覆土为小球高的2倍。春播幼苗培植两年后开花。秋播需在室温内进行,温度不低于13℃,最适20℃-25℃,约12个月后出苗。翌年春地面叶片枯死,形成小球栽于露地,入秋可少数开花,多数需再培养一年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