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是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欧美地区,引种至我国后因其花大色美,常做温室栽培供生产鲜切花,也可露地栽培于花坛,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康乃馨极易感染叶斑病,影响其生长发育。
康乃馨叶斑病病菌以菌丝和分子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一年左右。当温度升高且叶面长时间湿润时,病菌快速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分子孢子在18~27℃时萌发,通过气流及水传播,从气孔、伤口或直接侵入,潜育期10~60天。温室栽培周年都可发病,露地栽培在4~11月发病。
该病发生在叶、茎和花上。叶片受害时,病斑初为淡绿色水渍状小圆斑,逐渐扩大为紫褐色的近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大斑,中央枯死成灰白色,整片叶片扭曲枯死倒挂于茎上。茎部受害时,病斑多发生在枝条叉处和摘芽伤口处,呈灰褐色长条形,严重时环割茎部导致上部枝叶枯死。花朵受害时,花梗和苞片上出现病斑,苞片病斑多时花不能开放或畸形。
防治措施包括:①选取健壮无病的插穗,消除病残体;②在通风透光、排水良好处施行2年以上轮作;③每周喷一次预防性杀菌剂,特别是在摘芽、有花后要及时喷药,使用75%百菌清、50%克菌丹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