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鳞茎青霉病主要发生在贮藏期,表现为鳞茎上的病斑凹陷,呈暗褐色,上面生出青绿色的霉层(孢子团),内部鳞片逐渐腐烂,最终导致鳞茎干腐。一般经过两三个月,鳞茎才完全腐烂。分生孢子梗直径33.5微米,帚状枝三层,直径33.5微米;小梗(7102.5微米)。分生孢子亚球形,光滑或略粗糙,直径34微米。
该病的发病条件包括鳞茎损伤、贮藏场所湿润、通风不良等,这些因素易引起青霉菌的侵染为害。污染途径主要是空气和土壤中的病原菌附着在球茎外表,一旦遇到高温、高湿的环境,就会大量繁殖。在采收、包装、运输球茎的过程中均可能发病,病菌通常从伤口侵入。
防治方法包括:
①在挖掘、运送球茎过程中尽量减少伤害。球茎采切后应置于25℃~30℃的高温下,以促进伤口愈合。
②贮存温度应保持在0℃~6℃。如果发现球茎霉烂,应及时清除。
③种植前可以用2%高锰酸钾溶液,或1%2%硫酸铵水溶液,或者说0.3%0.4%硫酸铜液浸泡1小时,晾干后再进行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