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芦苇大禾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2019-05-27 09:13

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建群植物以普通芦苇为主,芦苇是多年生的湿生植物,群体内部密度较大,潮湿的生态环境特别适合各种昆虫的生长繁殖。大禾螟属于禾螟亚科昆虫,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也是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经常发生的害虫之一,每年在各个芦苇产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该害虫不但破坏了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的植被,干扰湿地功能的正常发挥,还直接影响了芦苇质量,降低了芦苇产量。

1形态特征

雄成虫翅展22~26mm,雌蛾32~40mm,体黄褐色,额扁圆,被以粗糙鳞毛。单眼黑色有毛隆,下唇须黄褐色,向前伸超过头长2倍,下鄂须鸟嘴状,淡黄色。口喙退化,触角丝状具纤毛,前翅狭长黄褐色,散布有橙色鳞片,中室端脉有2个小黑点,中室中部基域下方各有1个黑褐色斑点,前缘顶角附近向后缘有1条深褐色斜线[1]。雌蛾前翅沿中轴有1条黑褐色纵带,后翅白色,缘毛白色。腹部末端有黄褐色鳞毛丛,雄蛾后翅及其缘毛淡褐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35mm,圆筒形,乳白色,密布褐色细点,头黄褐色,颊区有单眼6枚,呈弧形排列,上唇及下颚黑褐色,其他淡黄色,胸部各节各具胸足1对。气门位于前胸盾片下方,气门前刚毛2根,腹部3~6节各有腹足1对,腹部末节有臀足1对,第1~8腹节各有气门1对,腹足趾钩双序全环状、黑褐色、臀板(肛上片)两侧各有色斑,刚毛4根[2]。蛹:圆筒形,初期为乳白色,后变淡褐色,羽化时为黑褐色,头壳黑褐色,复眼灰黑色,腹部第2~8节各有气门1对,后足长达第7腹节,腹部末端光滑无臀棘。

2生活习性

目前发现大禾螟只取食芦苇1种植物,每头幼虫可为害1~3株芦苇,每株芦苇内只有1只幼虫为害。据报道,大禾螟幼虫为害甘蔗时,幼虫取食先从心叶向下逐渐钻孔,然后爬到生长点为害,使甘蔗产生枯心,直至叶片变黄枯死,这与为害芦苇的症状不同。大禾螟幼虫为害芦苇时,将芦苇咬断,幼虫进入芦苇茎节内部,向下取食为害,直至茎节端部。老熟幼虫在芦苇地下茎内化蛹,蛹期15d左右。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藏于芦苇枯鞘中或杂草丛中,用黑光灯可诱集到大量成虫。

3为害特点

以幼虫在水面处咬断新生的幼嫩芦苇后,钻进水面下的芦苇内取食,将内部的可食物食光后,幼虫即转入另一株芦苇继续为害。幼虫转移时,方式比较奇特,先将原来受害植株端部咬断成4~5cm长的小段,幼虫将自身的尾半部分藏于其中,头胸部露在外,依靠头部摇摆,呈划水姿势,借助水层和风力攀附到另一株芦苇上,咬断幼嫩芦苇后,进入苇茎内部继续取食芦苇茎的内部组织[3]。这种转株方式可以减少幼虫在移动过程中的体能消耗,并可减少被天敌捕食的机会,提高幼虫转株的成功率。幼虫只为害芦苇水面以下和土层中的竖茎,目前未发现为害芦苇的地下横茎。

4发生规律

大禾螟在芦苇上只发现为害有水层覆盖的苗期芦苇,特别是长期积水的芦苇湿地,干旱或潮湿芦苇湿地内没发现该虫。长年淹水的地块发生最严重,受害轻重与芦苇湿地淹水时间长短成正比,一年四季有水层的地块是该害虫的常发地。水深在30~60cm地块发生严重,水深在20cm地块发生极少或不发生。发生密度以60cm水深为中心,依芦苇长势向四周呈辐射状蔓延,中心点发生密度最大,离中心点越远发生密度越小。幼虫4—5月出现,蛹期15d左右,6—7月出现成虫,幼虫危害期5—7月。目前尚不清楚大禾螟成虫产卵于何处、卵何时孵化及越冬状态。

5防治措施

5.1灯光诱蛾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以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减少虫源。可在大禾螟发生严重的地块或附近地块设置黑光灯,既可诱杀其他害虫,也可诱杀到大量的大禾螟成虫。既可在芦苇湿地养殖区内,也可在水面上设置黑光灯,诱集各种害虫作为鱼蟹饵料。

5.2人工防治

由于幼虫的特殊为害方式,在该虫发生地很容易发现大量的幼苗漂浮在水面,因此在芦苇生产和水产养殖管理过程中,发现被害虫咬断无尖的芦苇苗,拔除水面下的受害株,带离发生地进行销毁处理,即可有效防除该虫[4]。带出田间的受害芦苇,无需做任何处理,因为大禾螟幼虫在没有水层的条件下无法转株为害。

5.3水层管理

水层管理应做到见干见湿。所谓见干见湿就是对芦苇湿地经常性地进行排灌,因为大禾螟在芦苇湿地经常发生在有水层和长期淹水的地块,幼虫转株为害也是依靠水层作为载体。因此,经常排灌水可以有效阻滞幼虫的转株速度,增加幼虫在转株过程中的死亡数量,达到防治目的。同时,经常排灌水,可增强芦苇地下根茎的活力和芦苇发芽力,能有效补偿由于大禾螟为害造成的密度损失。

5.4合理烧塘

采取适当合理的烧塘可减少翌年的虫源基数,这也是芦苇湿地管理过程中的常用措施,同时可兼顾防治其他害虫。但烧塘的做法不能连年使用,只能作为防治芦苇湿地病虫草害的方法之一,不到必要时尽量不要采用。

5.5生物防治

大禾螟的幼虫和蛹经常被寄生蜂所寄生。因此,可以利用寄生蜂防治大禾螟,该措施有可能成为将来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