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是我国特产的珍稀干果,以其营养丰富、香脆可口、风味独特而著称,曾为贡品。香榧属于常绿乔木,高可达25米,树干端直,树冠卵形,干皮褐色光滑,老时浅纵裂。嫁接香榧苗时,应选择2~3年生、根径以上5~10厘米处的直径达到0.5~0.7厘米的实生苗作为砧木。同时,为了成功授粉,需在香榧种植区配置一定比例的雄榧树。
1、接穗采集
采穗母树应选择盛果期、生长健壮、结实性状好、品质优良的壮龄树。雄榧树采穗母树的选择应确保其盛花期与香榧雌花受粉滴出现的时期相匹配。应在树冠中上部外围选取发育健壮的一年生顶侧枝作为接穗,最好随采随接。若需长途引种,则用苔藓保湿,到达目的地后,将接穗中下部埋于湿沙中,并用薄膜覆盖保湿,随接随取。
2、嫁接时期
最佳嫁接时期为惊蛰至3月底,高山区可推迟5~7天。过迟嫁接会导致接穗已绽芽,降低成活率。
3、嫁接方法(苗砧接)
香榧嫁接的特殊性在于:一条一年生侧枝仅作一个接穗用,削接穗时需保留上部8~10对小叶;用薄膜将砧木断面和嫁接部位严密包扎,仅露出接穗顶端3厘米左右。常用的嫁接方法包括劈接和切接,这两种方法操作简便,嫁接速度快。对于较粗的砧木,可采用插皮接法,但需在砧木树皮容易剥离时进行。对于初学者,挖骨皮接法更为适合,虽速度慢但成活率高。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接穗生命力强,且注意接口不进水和遮光保湿两个技术关键,成活率均可达到85%以上。
4、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的管理对提高成活率和出圃率至关重要。应首先施入优质复合肥每亩30~50千克,并根据当地病虫害情况施入长效杀虫剂、杀菌剂。结合培土,清理好水沟,深30厘米左右,并搭建透光度为20%~30%的遮荫棚。其他管理措施如追肥、除草等与实生苗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