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类腊梅盆景的栽培方法

2019-06-05 16:11

习性和栽培管理性喜阳光,但亦略耐阴。较耐寒。能耐旱,地花谚有旱不死的腊梅,淹不死的柑桔的说法,但仍以半地较好。不适于粘性的土壤(当地叫红煤土及黑煤土)及硷地上栽培生长不良,以排水良好的轻壤土(当地叫黄土莲花土)最宜。

在这种粘土上生长的腊梅,花色较淡,花期较晚,生根虽粗,但须根很少,移植后成活率就不如街北的高。街北小楼后的土壤是轻壤土,所育苗木,花朵多,香浓郁,须根多,植株健壮。腊梅先花后叶,在新枝上开花,12-3月开放,花期约两个月。在背风处,开花较好;若在风口,小花苞不易开放。腊梅虽是灌木,但也能活至百年。据说附近有50—60年生的大腊梅树树高达3米余,干粗15厘米以上。

腊梅在当地多行露地栽培。接活后,如遇干,就要浇些水每年在早春或冬季施肥一次,在离树约20厘米周围,挖15厘米深的浅沟,埋上一铲腐熟的厩肥或粪(大粪最好);或在相对的两面施肥,而留另两面到下年再施。

施肥后,最好浇水一次接活后,若不修剪,1年可长高1米,粗达1厘米。这样的枝条,可作切接时的接穗用。为使腊梅多开花,形成良好的树形应注意修剪和整形,使它多分枝。一般是每在长出3对芽之后就摘心(去顶)一次,有时甚至在长出1-2对芽时就摘心。

修剪一般在3-6月,7-8月后停止,使长出长的枝条,以留日后开花和作接穗用。花谢后,要及时剪枝,每枝最长只留15-20厘米,这样可使枝条长得粗壮。当地花谚:腊梅不缺枝。意思是说,腊梅可重剪。到了10月,应届落叶期,如仍不落叶,即可用人工摘除,以促其早日开花,同时为了保证次年盛开花,常将花在凋萎脱落之前摘除,不使结实。

如果想获得较高大的腊梅树(当地叫高桩),则在修剪初时须注意留顶,到了一定高度,才适当去顶,以促使分枝,让它自然生长,形成树冠,以后再修剪和整形。

移栽多在冬、春,须带土团。当叶芽萌发长大后,即宜移栽。移栽前,可先摘去已经萌发的芽,约经5天后,待隐芽萌动胀大时再移植。定植的程序(上肥、整地、挖坑、浇水、泥浆、封土等)与一般树木同。如要用作冬季室内观花,可在12月间先把腊梅从地里挖出,带土团植于盆中。在入盆前,把土团沾上泥浆。以后,干时稍浇水。不用上基肥,也不用浇肥水。等花开谢后,就栽回地里,以便恢复树势。

造型艺术上的处理当地常用的方法,大致有捏形、疙瘩梅上附悬枝梅及疙瘩梅等。

1。捏形腊梅可捏成各种形状,最常见的是捏成屏扇形。捏成屏扇形的腊梅,姿态优美。而且树冠捏扁后,占地很省,包装和运输都较方便;冬季上盆后,在室内可贴墙放置捏形之前,要有一个准备阶段。接活后,头两年要进行重剪(苦剪),使之离地很近,生出多数分枝。第三年不要修剪,让其生长,以备第四年捏形。

捏形时期宜在3-4月间,当芽刚萌动时进行。因为捏取时要动刀和盘、折,故过早或过晚,都不适宜。如过早,其时芽还没有萌动,经动刀后就不易发芽,如过晚,则芽已长大,捏时易被碰掉。

动刀的方法,可分为滚刀法和龙刀法。滚刀是使主枝螺旋上升,每3刀绕成1圈;愈向上,各刀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龙刀是使枝干在一个平面上变化,在枝干相对的两边各刻1刀或2刀,使枝干拐左拐右同侧之间的距离,也要越向上愈小。

刀刻枝干时,刀口应由上向中心下方斜斜切入,深度约达枝干直径的三分之二。然后小心地用手把它弯折(不要折断),巧妙地利用在切口弯折处开裂的木质部的尖顶住,就不会恢复原状。

最后,用立杆扶住,用麻绳缚好,再把各枝条的顶梢全部捏成朝下状。这样,可使树形更为美观,还可抑制顶梢的生长势。切口要涂泥。在一个月期限内,如果泥脱落了,还要补涂上。这样,就形成了基本骨架。到5-6月,再进行新枝的捏形。这时枝软,不易扭断,所以不需动刀,只要用手扭捋一下即可。

为了不使小枝恢复原状,可用竹签把叶子互插起来,或在叶片基部互相卡住。捏时,要使枝头向下,并注意填补空隙。有时在捏新枝之前的一个月,还需适当摘心。基本定型后,要经常修剪,以保持捏成的形状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