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百合矮化栽培技术

2019-06-12 15:58

盆栽百合矮化技术及养护管理

盆栽百合以其大色艳、姿态优美的特点,成为市场上备受欢迎的观赏植物。然而,百合品种的植株高度通常为60-120cm,对于盆栽来说,过高的茎干容易倾斜折断,影响观赏效果。因此,矮化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盆栽百合的矮化技术及养护管理要点。

一、种球的选择和处理

选择充实、均匀、无病的种球进行盆栽。根据种球大小选择适当的花盆和每盆中的种球数。种植前剔除被病菌污染的种球,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泡消毒,之后晾干后上盆栽种。

二、盆栽矮化技术

(一)栽培基质

盆栽百合要求基质通透性良好,中等肥力,保湿性好,无杂菌,忌盐分高。使用50%泥炭土+30%苗圃土+20%珍珠岩(或粗河沙)+少量的砻糠灰的基质组成。

(二)栽种

在花盆底部垫一层颗粒较大的土团,再铺上1-2cm配好的基质,放入种球,使基生根舒展、平铺。覆土6-10cm,放置遮荫棚内,浇透水。

(三)矮化处理

当盆栽百合芽出土5-10cm时,土施多效唑。根据需要的植株高度,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

三、养护管理

(一)温度管理

生长初期土壤温度要低,最适在0℃-13℃。茎根长出后可逐步提高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根据不同类型百合要求调整。

(二)水分管理

保持盆土湿润,避免过于潮湿。浇水宜在早晨进行,经常检查花盆是否积水,及时处理。

(三)光照管理

百合需要充足的光照,夏季生产应遮阳,秋、冬、春生产在生根时遮光,之后及时除去遮阳网,保证光照。冬季短日照时,人工补光有利于百合正常发育。

(四)施肥

种植后3-4周开始少量施肥,土施和叶施相结合,控制磷肥浓度,防止叶烧。前期多补充氮肥,现蕾后叶施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叶片缺铁时土施硫酸亚铁。

(五)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选择无病种球,消毒种球和基质,保持叶面干燥,发现病株及时销毁,定期用百菌清烟剂熏杀灭菌。蚜虫防治可用乐果乳剂或溴氯菊酯。

四、上市销售

盆栽百合的第一朵花蕾转色或开放时即可上市。发送前确保百合干净和浇足水,摘除全部黄叶。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短,以防花蕾脱落,避免存放冷藏室过久。

通过上述矮化技术和细致的养护管理,可以提高盆栽百合的观赏价值,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经济效益。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