榉树大苗的培育方法:苗圃地选择应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水良好,土层厚度不少于50cm,pH在5.5~7.5之间的土壤。圃地要有方便的交通、充足的水源和电力供应条件。
移栽苗木应选择树干通直、无病虫害的2年生、3年生一级苗,胸径2~3cm。圃地准备需施足基肥,以农家肥和饼肥为主,均匀撒施,然后耕翻埋入耕作层,每667m2施腐熟栏肥1500kg或腐熟饼肥150kg。移植前必须整地、翻耕、耙地、平整,翻耕深度应达到25~30cm。采用高床育苗,南北向为宜,高15~25cm,1.8m开沟做床,步道宽30cm左右,净床面宽150cm,苗床要土壤细碎,表面平整,不易积水。
移植密度根据培育目标确定,一般培育6cm苗木,150cm的床面种一行,株距180cm。榉树苗移植在秋季落叶后至翌春萌动前进行,时间选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切忌在春季树芽萌动后移植。苗起后要注意保湿,严禁苗根风吹日晒,最好随起随栽,并对苗木的枝叶和根系进行适当修剪。栽种采用穴植法,做到栽直、踏实、不窝根,比原土痕略深,避免根系与基肥直接接触。栽后及时浇灌“定根水”并尽可能使用苗木专用生根粉,以提高移栽成活率。对主干软而弯曲的苗木在树旁插杆,将树绑在杆上,保持主干通直。
苗地管理包括施肥和抗旱。苗木生长季节施肥主要施用氮肥或复合肥,5—8月每月施肥1次,每667m2每次20~25kg,撒施在树木周围,并可结合松土浅翻入土,冬季再施用一次有机肥。夏季干旱时要及时抗旱,在早晨、傍晚或夜间采用“跑马水”灌溉。在江南梅雨季节,应及时排除积水。第1年中耕除草5~6次,第2年后可使用除草剂除草。遇台风,要及时对倒伏苗木进行扶直、培土。在冬季落叶后实施疏枝、缩剪、拉枝等修剪整形措施,以养成较好的树形。
榉树主要病虫害是蚜虫和大袋蛾。蚜虫全年发生高峰在4—5月,可用蚜虱净10g(1小包)兑10kg水喷液防治,或用50%抗蚜威2000倍液喷杀。大袋蛾7—9月为害最重,可用生物农药600倍BT或90%敌百虫晶体水溶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