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苗木栽培繁育技术

2019-06-20 09:18

月桂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繁育技术研究

植物学特性

月桂(Laurus nobilis)为樟科月桂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地中海一带。树高可达12m,树皮黑褐色,小枝绿色。叶互生,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单性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蕾于前一年秋季形成,花期3~5月,花色淡黄至黄绿。果实卵球形,熟时紫黑色,果期6~10月。

生态习性

月桂喜光且稍耐阴,适宜温暖湿润气候,可耐受-8℃短期低温。对土壤适应性强,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生长良好,耐干旱但不耐长期干旱。树形圆整紧凑,枝叶浓密,四季常青,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优良的园艺树种。

繁殖技术

播种繁殖

9月中下旬采种,去除果皮后阴干沙藏。翌春播种前用25℃温水浸种24小时,150ppm赤霉素处理2小时后播种。保持土壤湿润,环境温度15℃以上,约20~30天发芽。

扦插繁殖

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枝条作插穗,长7~9cm,保留2芽2叶。插穗经高锰酸钾消毒后,用NAA1000ppm+IBA500ppm混合生根剂处理。采用全光照喷雾管理,保持高湿环境,温度控制在38℃以下,80%生根后可逐步炼苗。

栽培管理

1.移植时需带土球,保证成活率

2.育苗期配合使用长效缓释肥与速效肥促进生长

3.适时更换容器规格,提供充足生长空间

4.生长期合理修剪促进萌枝,塑造饱满树形

5.小苗冬季须采取防冻措施或移入室内越冬

病虫害防治

病害

1.煤污病: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害虫是关键,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2.叶斑病:发病初期喷施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虫害

1.红蜡蚧:5-6月孵化盛期喷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

2.龟蜡蚧:6月下旬至7月上旬若虫期喷16%虫线剂乳油2500倍液

月桂集观赏价值与经济效益于一体,通过合理的繁育栽培技术,可获得优质苗木并发挥其园林价值。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