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
以幼虫为害五味子果实、果穗梗、种子。幼虫蛀入果实在果面上形成1~2毫米疤痕,取食果肉,虫粪排在果外,受害果实变褐腐烂,呈黑色干枯僵果留在果穗上;害虫啃食果穗梗,形成长短不规则凹痕;幼虫取食果肉到达种子后,咬破种皮,取食种仁。整个果实仅剩果皮和种壳,致使产量下降,药用品质变劣。
【形态特征】
(1)成虫:头部有淡黄色丛毛,触角褐色,唇须前伸;第二节膨大,有鳞毛,第三节短小,前缘平展,外缘下斜;前翅银黄色,中央有黑褐色宽中带一条,后翅灰褐色。前、中足胫及跗节褐色,有白斑;后足黄色,跗节上有淡褐色斑。
(2)卵:近椭圆形,扁平,中间凸起,长径0.6~0.8毫米,初产时淡黄色,半透明,近卵孵化期显现出黑色头壳。
(3)幼虫:初龄幼虫淡黄色,老熟幼虫浅黄色至桃红色,少见灰黄色;体长9~12毫米,头较小,黄褐色至褐色,前胸背板黑色,臀板浅黄褐色,臀栉发达,为5~7个。
(4)蛹:体长6~8毫米,浅黄至黄褐色,腹节背面无刺,第二至七节前缘有一列较大的刺,后缘有一列较小的刺,第八腹节背面只有一列较大的刺,末端有钩状刺毛8~10个。
【发生规律】
(1)生活史:女贞细卷蛾在吉林地区每年发生两代,完成一代约需50天左右。主要以蛹卷叶越冬,越冬代成虫于5月中、下旬气温15~17℃时出现,5月下旬至6月上旬气温22~25℃时为羽化盛期,6月下旬为末期。成虫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6月初为卵孵化盛期。
(2)习性:成虫寿命4~7天,多夜间羽化,白天静止在草丛中,夜晚飞出活动交尾,有较强趋光性。成虫羽化后3~4天产卵,卵期7天左右,每雌虫产卵10余粒,多散产于果面上。幼虫孵化当天蛀果,每果内蛀入幼虫1头。第一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蛀果,6月上、中旬是为害盛期;第二代幼虫7月上旬开始蛀果,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为害盛期。幼虫为害22~28天后老熟,多在果穗梗及果粒间做茧化蛹。
【防治方法】
①五味子落叶后,彻底清理田间,焚毁落叶或集中深埋,消灭虫蛹。
②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及时摘除虫果深埋。当田间观测卵果率达0.5%~1%时,用20%溴氰菊酯或5%来福灵乳油2000~3000倍液喷施,15~20天1次。
③注意保护寄生蜂等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