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茄的养殖技术

2019-06-21 14:24

玫瑰茄属热带、亚热带短日照作物,喜光,喜温,忌早霜,在25℃~30℃条件下生长最佳。它的栽培技术和养殖方法如下:

栽培技术

1.土壤选择

玫瑰茄适应性强,耐旱、耐瘠性好,沙质或黏质土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排灌良好及肥沃的土壤为好。在微酸性红壤土中种植最为适宜,新垦地及一般较差的旱地也能种植。同一块土地以连作2年为宜,连续种植易感病。

2.播种方法

玫瑰茄可采用直接播种或苗床播种两种方法:

直接播种:整地后挖穴,施足基肥(如鸡粪每亩1000-1500kg,磷肥25-50kg),每穴播3-5粒,亩用种量1-1.5kg,覆土2cm。

苗床播种:选择肥沃土壤作苗床,株行距5×8cm,苗高10-15cm时移栽。

3.种植密度

视土壤肥力调整密度,坡地、瘦薄地宜密,平地、肥沃地宜稀。每亩种植1000-2000穴,肥地每穴留1株,瘦地留2株。常见株行距:

肥地:100×66cm,每亩1000株;

中等肥力地:66×80cm,每亩1000-1500株;

瘦薄地:66×50cm,每亩2000株。

4.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生长期间中耕2-3次,分别在苗高10cm、30-40cm和现蕾期进行,保持田间清洁。

施肥:第一次中耕时每亩施尿素或复合肥8-10kg;现蕾后视苗情补施氮肥5-8kg;开花结果期补施氮钾混合肥。

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地老虎、盲椿象、叶跳虫及立枯病等,适时喷药并做好排水防渍。

养殖方法

玫瑰茄喜温好光,气温低于12℃不利发芽和生长。在亚热带为短日照作物,8月开花,12月种子成熟。植株分枝多可增加结果数。适应性强,耐旱耐瘠,砂土或黏土均可种植,但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更利于高产。

繁殖与种植要点

1.播种:3-4月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种子需温水浸泡6小时,穴播。

2.施肥:基肥施粪肥或堆肥15-22.5t/ha,追肥结合中耕进行。

3.病虫害防治:播时撒施呋喃丹防地老虎,用乐果防治叶跳虫,立枯病可用托布津液喷治。干旱时注意灌水抗旱。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