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习性与种球订货
郁金香生态习性
郁金香为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球根花卉,鳞茎扁圆锥形。郁金香耐寒不耐热,种球可耐-35℃的低温。喜凉爽、湿润、向阳、避风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5℃-18℃。郁金香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中生长较好,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值6.0-7.8的环境中均可正常生长,EC值应低于1.5ms/cm。郁金香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后才能开花的球根植物,其花在日照较强的白天开放,夜晚或阴天闭合。
郁金香种球订货
由于郁金香对储存条件要求较高,在国内一般需预先订货。因为不同郁金香品种在国外处理时间不一样,在国内最早下种时间也就不同。需根据要求切花的时间来和供货商确定提早或推迟处理时间,以便能按时下种。郁金香种球货到后应马上发货种植,尽量减少在冷库的储存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储存条件差所造成的细菌侵染。
郁金香的栽培方式
郁金香常规露地栽培
1.土壤准备:选择避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的地方种植郁金香。种植前深翻土壤35-40cm,同时进行土壤消毒并每亩施入2000―30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改良土壤。土壤的pH值在6.0―7.5之间。定植前应浇一次水,确保定植期间土壤湿润。
2.定植:我国北方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份定植。种植深度约10cm(覆土厚度为种球直径的2―3倍),顶芽朝上摆正。
3.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后立即再浇一次水,使种球同土壤充分接触,以利于生根。入冬前一定要浇一次防冻水。来年春天幼叶出土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叶片快速生长期和显蕾初期各施一次稀薄液肥,可使花大色艳。
5℃郁金香在温室中的畦植促成栽培
1.土壤准备:温室内的土壤应土质结构好、排水性好,土壤pH值在6.5―7.5之间以及低盐、低养分水平。种植前必须进行土壤消毒。
2.种球处理:种植前小心去除包裹在根上的褐色外表皮并消毒。
3.定植深度:若定植去掉表皮的鳞茎,以球顶部微露为好。若定植未去表皮的鳞茎,球顶部距土表2-4cm。
4.定植密度:平均定植密度约为200球/m2。
5.定植后的管理:
a.温度:5℃球定植后的前两周,土壤温度应保持在9℃―12℃。两周后,温室温度可逐渐升高到15℃左右,3-4周后温度可上升并保持17℃左右。
b.湿度:浇水以保证土壤湿润为标准,浇水后适当通风以降低湿度。郁金香在生长过程中,相对湿度决不可超过80%,最好低于70%。
c.肥料:若鳞茎不能吸收足够的氮,可考虑施一些氮肥。鳞茎生根完全后,每100m2施2公斤的硝酸钙,分3次施入,每两次间隔一周。
9℃郁金香在温室中的箱式促成栽培
1.种植箱及土壤准备:种植箱的深度至少有10cm。土壤应是疏松透气的沙壤土。
2.种植方法:先在种植箱内放入至少5cm厚的种植土,然后将郁金香种球轻轻压入种植土中,覆土至球顶部,球尖微微露出土外即可。
3.生根室管理:温度应保持在9℃左右,可以密闭不见光。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4.温室期管理:
a.温度:昼夜18℃左右。注意温度不能高于25℃。
b.湿度:土壤一定要保持湿润。
郁金香切花的采收和储藏
花蕾透色后,便可开始采收。采收时花苞还未展开,这有利于储藏和运输。切花采收后,立即捆成束立起放入2℃―5℃的水中30―60分钟。
郁金香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真菌病害
1.青霉病
防治方法:
a.尽量防止种球受到机械伤害。
b.储藏种球时确保空气循环和流通。
c.尽早种植已被感染或受伤害的种球。
2.种球软腐病(由腐霉菌引起)
防治方法:参见根腐病。
3.镰孢菌
防治方法:
a.轻度感染的种球要妥善储藏。
b.田间感病种球应及早除去。
c.种植前一定要进行种球消毒。
4.根腐病(由腐霉菌引起)
防治方法:
a.对感染土壤进行消毒。
b.保证土壤有好的土壤结构和排水系统。
c.在种植后的前两周,保证土壤温度在10℃或10℃以下。
生理性病害
7.盲芽
防治方法:
a.排除影响因素。
b.控制乙烯浓度不超过0.1ppm。
8.猝倒
防治方法:
a.生产管理中不要有过低的冷处理。
b.保证根系正常。
c.不让植物在高温中过快地生长。
d.避免湿度过高(大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