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红叶杨的栽培育苗技术

2019-06-24 14:21

中华红叶杨为黑杨派杨树2005杨的芽变品种,因其叶红色艳而区别于其它速生杨品种,属于大乔木彩叶树种,填补了国内彩色杨树的空白。其特性为雄性无飞絮,叶色三季四变,速生,且具有较强的抗虫、抗病、抗涝性。

1.育苗地选择与整地

选择土壤疏松、肥力较高、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作为育苗地。每667m2施有机土杂肥2500kg,氮、磷、钾含量各15份的复合肥40kg,均匀撒于土表,结合耕地翻入土中(一般深翻20~30cm)。整平,作好畦垅及水道,做到涝能排,旱能浇。

2.育苗密度

目前中华红叶杨繁殖材料紧缺,价格高,为降低成本,可采用栽砧嫁接方法,以提高苗木生长量。如果育苗以采种条为目的,每667m2植1800株(0.9m×0.4m),采取打顶法可多采种条。如果以育苗为目的,可每667m2植3000株(0.9m×0.25m)。

3.砧木选择与栽植

砧木以选择美洲黑杨类品种如2025杨、中林46杨为佳,以地径2cm以上的当年苗最好,于秋后至封冻前或在春季土壤化冻后栽于大田,栽后于35~40cm处截干,随后浇透水。

4.接穗选择及沙藏

应选择1年生、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充实种条。贮藏采用沙藏法:挖宽80cm、深60cm的土沟,先从一端整成斜坡,铺1层沙(厚度2~3cm),摆1层种条,种条梢端向上,不能挤压,然后覆沙。如果是冬藏,需定期检查贮藏情况。

5.嫁接方法

于3月中旬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98%以上。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方法嫁接,位置在离地面5~10cm处。

6.接后管理

(1)解绑:嫁接后10~15d、嫁接芽片的芽萌动时破膜放芽,当芽条长到7~15cm时解绑。

(2)防风折:长到20cm左右时用绳固定。

(3)抹芽:将砧木萌芽全部抹去,一般3~5次。

(4)剪砧:如培育苗木,在中华红叶杨长到60~80cm时剪去砧木。

(5)追肥: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上旬追肥,前两次各20kg尿素,第三次复合肥20kg。

(6)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7)中耕除草:适时进行。

(8)病虫害防治:4月下旬起每隔20d喷洒40%氧化乐果防治瘿螨类危害。

通过上述措施,中华红叶杨当年苗生长高度可达5~6m。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